首页 → 园林设计|园林规划-规划设计频道 → 观点评论|规划设计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世博会带来的启示:什么样城市才算宜居
两周后,世博会历史上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2010世博会将在上海南浦大桥与卢浦大桥之间黄浦江两岸的世博园拉开帷幕。对于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快速城市化运动的发生地中国,可谓意义深远。此次世博会的口号是振奋人心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中国城市真的能让生活更美好吗? 适宜步行的城市才是宜居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非常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张永和认为,宜居的城市一定是可步行的。步行,或者北京人口语中的“遛弯”,应该是城市人独有的享受:出去走走,买点东西,看场音乐会。而在他看来,北京或上海浦东等地却恰恰不宜步行:道路太宽,过街要小跑着才能趁着绿灯未灭时冲过去;交通不便,没有形成购物网络。这样的城市街区变成一组孤立的岛屿。人们在一个岛上生活,到另一个岛上班,再到另一个岛休闲,永远处于室内,中间全靠汽车代步,背离了健康生活的目标。虽然近年来城市绿化正在被重视,但张永和说:“生活在城市里为的是享受健康舒适的生活,而不是为了看到绿化。” 上海曾宣布将在2015年初步建成国际性“生态城市”。在张永和看来,生态城市与宜居城市是密不可分的。而宜居城市需要具备几个要素: 一、适当的密度。包括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人如果住得不够密,不可能支撑起足够的商业。建筑密度在建筑学领域被称为覆盖率,是指房子不能盖得太稀。现在中国城市的建筑覆盖率一般在30%左右,太低了,宜居城市应该在50%。这不是说要牺牲绿化。事实上,绿化应该集中在公园内或住宅区内。比如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河道旁并没有很多树,但是它仍然很“绿”,因为植物都在庭院里。东京的密度比北京高很多,往任何方向走不超过两百米都会有24小时便利店,住起来就很舒服,曼哈顿和香港也不错。 二、适当的尺度。楼的高度,街道的宽度,街区的大小都是尺度的一部分。一个宜居城市,不是马路越宽越好,建筑越大越高越好,这是封建帝国的审美,人会觉得大空间不亲切。大街区是不宜居住的,因为出行往往不便。 三、城市各种功能要混合着使用。“岛屿城市”的居住方式是资源浪费,既不宜居,也不生态。在柏林,建筑里往往既有住宅,又有办公室,底层是商业和公共空间。这样的社区既便利又有人气。 四、街道和交通工具也要混合使用。人流和车流应该被同等对待,而且是行人优先。人车共享街道需要非常连贯、道路窄且密,并且经常拐弯,使得车速无法提高,走起来就会舒服,还可以减少过境交通,增加行人安全。如今是道路出现的频率太低,即使是宽马路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率。而且车流多的宽马路行人等红灯的时间太长,交叉路口太宽。此外,汽车、公交及步行衔接的问题也很重要。 张永和正在把他的理论付诸实践。在他的事务所主持的上海嘉定中国广告基地的城市设计中,采用的是紧凑城市的策略。他们设计的街区是40*40平方米,之间的街道是10米宽,而现在中国城市一般的地块大小是600*600米以上。里面的建筑底层都是大量的商业和公共空间,上面还有供租用的住宅。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