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园博会设计作品展系列:菏泽园-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第七届园博会设计作品展系列:菏泽园
[日期:2009-03-13]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7. 项目概念设计内容

  整个景园突出菏泽地区的景观和文化两大特色主题,突出"一城三乡"的特色。运用传统造园的手法,结合现场条件,通过自然式的空间布局,堆山理水。以"牡丹城"作为主轴,以牡丹花作为脉络,通过运用雕塑、特色铺装等小品,将"武术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的特色融入其中。

  7.1景点介绍

菏泽园

 

  菏泽园根据整体的布局和内容,划分为五个景点:花团锦簇、梦花照影、花乡民风、见月流芳、蓼汀花洲。

  7.1.1花团锦簇

  与园博园游线道路相接设计景园入口。入口沿园区道路自南向北以牡丹花境做引导,在花境中点缀山石和灌、乔木形成富有层次的景观,形成繁花似锦的效果。"意贵乎远,境贵乎深",景园入口运用"以小见大"的传统造园手法,对周边景观起到聚集的作用,形成较小的空间,与周边开敞的道路空间形成对比。两侧景墙以灰色调为主,体现菏泽地区淳朴、敦厚的民风。景墙不仅起到"障景"的作用,还营造了庭院深深的意境。入口中设计不同材质结合的照壁,色彩鲜艳,形成景园的第一道景观。照壁上题刻清代苏毓眉所做《曹南牡丹谱》。牡丹,秦汉以前无考,自谢康乐始。唐开元中始盛于长安。每至春暮,车马若狂,以不就赏为耻。逮宋,洛阳之花又为天下冠。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五杂俎》载,曹州一士人家牡丹有种至四十亩者。康熙戊申岁,余司铎南华。己酉三月,牡丹盛开,余乘款段遍游名园。虽屡遭兵燹,花木凋残,不及往时之繁,然而新花异种,竞秀争芳,不止于姚黄、魏紫而已也。多至一二千株,少至数百株,即古之长安、洛阳恐未过也,因次其名,以列于左。

  绕过照壁到达邻水广场,广场中心从平面构图是一朵盛开的牡丹,但以照壁为界,半朵为铺装,半朵则是倚靠照壁做团花跌水,气韵灵动,隽秀清丽。广场邻水处设牡丹绣球栏杆,铺装以牡丹图案或咏牡丹的诗刻作为特色铺装,在入口广场处形成了富有文化内涵且充满动感的空间。

  7.1.2梦花照影

荷泽园

 

  在中心水体西侧设置景园的主题景观,以真实的牡丹花画卷为原型,形成镂空的雕塑。雕塑和雕塑下方铺装构成一幅完整的画卷,雕塑后侧为牡丹台,台上植物、山石等对"画卷"陪衬、烘托,使真假虚实交融对比,相映成景。临水的花丛中放置呈侧坐梳妆戏水的牡丹仙子雕塑。该景点为景园中的主体景观,是景园的标志,可以从园中各个观景点获得较好的观赏角度。从入口广场看去远观牡丹亭"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中观画卷精妙绝伦,画中牡丹呼之欲出;近观水中盛开的牡丹成为画卷的延伸;形成有层次的景观效果。

  7.1.3 花乡民风

荷泽园

 

  菏泽市戏剧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异彩纷呈,享有"戏曲之乡"的美名。同时历史上曹州为中原重镇,菏泽市人民历来崇文尚武,人才辈出。

  为打造一个精品景园,就要改变基地原始南高北低的不利地形,将园中挖湖所产生的土方堆于景园南侧,使景园成为三面高中间低的围合空间,收聚人气。

  在景园西南侧设牡丹亭收束游人视线。周边景墙曲折,形成街巷,在"街巷"中藏着演绎曲艺、武术的"高人"。牡丹亭居高临下,精巧轻盈,为"街巷"中点景之笔。同时利用地形做层层跌落的牡丹台大面积种植牡丹。牡丹亭位于牡丹台较高处,牡丹亭造型轻盈,依托地势可俯瞰全园,成为园内、园外视觉的制高点。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