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QP”主导景观学课程体系-学科建设-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KAQP”主导景观学课程体系
[日期:2007-08-08]  来源:中国花卉报  作者:中国风景园林网   发表评论(0)打印



 

 

  景观中国2006年1228讯:今年9月,上海同济大学正式招收景观学专业本科生,迈出了我国景观学本科教育的重要一步。在近期举行的中德景观高层学术研讨会上,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刘滨谊介绍了该系基于“KAQP”理论设置的独特的本科教育培养思路和课程体系,本报节选部分内容刊登,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迪。

  景观学专业人员是从事景观资源保护、规划设计、环境营造与管理三方面工程实践的专业人员。景观学人员的专业及核心知识是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其相关专业及知识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环境艺术。其作用和目标是运用景观策划、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等专业知识技能,保护与利用自然与人文风景景观资源;创造以户外为主的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组织安排良好的游憩休闲活动。

  基于以上思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根据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与人格(Personality)四者统一的“KAQP”培养模式要求,逐步确立了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心、以素质与人格为目标的“KAQP”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并将该课程体系设置为知识系列、能力系列和素质—人格系列三大课程模块。

  知识系列课程模块

  知识系列课程模块是指景观学专业毕业生具有从事景观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实用性知识,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具有动态性、系统性和生长性的特点,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三种类型。基础知识由前提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组成,是本科阶段应掌握的必备知识。专业知识根据同济景观学学科体系,由环境生态、形态美学、行为文化和辅助支撑四大类专业知识组成。以知识系列课程模块为基础,根据未来景观学发展的趋势,加大文化类课程的比重,教学要求强调对学生文化素质和传统文化的培养。让学生更多修学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创意能力,进行人格的塑造与提升。

  能力系列课程模块

  能力培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重点,对于面向社会需求的各类景观实践项目,景观学本科毕业生需具备科学的、艺术的、多目标的、多解课题的认知和破题能力;具备景观方案构思、制作、工程实施、建设与建成管理这一全过程规划设计的操作能力;具备口头表达、文字表述、图形及计算机等表达能力;具备主动拓展、协调合作、把握和影响政策等的综合能力。

  根据对景观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职定位和需求,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从资源保护、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三个层面形成认知类、操作类、表达类、综合类4个类别的能力系列课程模块。能力结构课程的教学中,多年来同济大学一直坚持通过结合实际景观项目,“真题真做”,立足实际,系统综合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景观的“实践”作为检验学生掌握和运用课堂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对规划理论的陈述能力以及对各方面综合要素的协调能力,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

素质—人格系列课程模块

素质和人格培养是高校培养本科生的前提和根本目标,是目前中国高校从专业技能培养向素质培养的主要转变。景观学专业毕生应该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专业世界观和职业道德等素质;具有一定的相关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具有相关的文理科交叉知识的文化素质;具有景观职业敏感性、专业性、创新性的职业素质。为此,该模块课程内容具体分为道德类、文化类、职业类3类,其中文化类课程与知识结构中的部分基础课程叠合,职业类部分与能力结构中的专业实习、实践类课程叠合,体现了在课程设置上KAQP的统一。

  为了更好地实现KAQP培养目标,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制中,同济大学景观学专业教育力求各课程强化对学生能力和素质—人格培养的学时和比例,能力系列课程模块的课程以11(平均每周4个学时课堂设计,4个学时认知和现场实践)的比例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编辑:adm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