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综合性的景观设计学科教育-学科建设-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走向综合性的景观设计学科教育
[日期:2007-10-12]  来源:《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摘 要:在美国景观设计专业和学科教育的发展中,也曾出现过类似我国今天情况的争论。这里译介的文章正是在这些争议存在背景下的一篇重要文献。我国LA专业起步较晚,一些基本问题还存在争论。在这种背景下,Sasaki的文章无疑有其现实意义。译者同时还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字景观设计学;学科教育;Hideo Sasaki

  美国的景观设计专业教育体系能有今日的完备和辉煌,并非一日之功。在美国景观设计专业和学科教育的发展中,也曾出现过类似我国今天情况的争论。甚至连公认权威的哈佛大学,也曾出现过因为在开设课程方面过分拘泥于传统的美术的方式,开除了相对激进的交换学生“哈佛三子”之一詹姆斯•C.罗斯(James C.Rose)的事情。只是在LA系聘任了景观设计现代主义运动的倡导者克里斯托弗•滕纳德(Christopher Tunnard)之后,情况才开始有所改观。这种综合性景观设计的学科建设观点,与偏重于审美和风格的学科建设观点之间的分歧,也是经过了长期的争议以前者全面占据上风才宣告解决的。这里译介的文章正是在这些争议存在背景下的一篇重要文献。
  作为设计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LA的专业教育到底应该以何种目标为依归?是在传统的以审美为主体的学科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还是和现实问题密切联系,不断拓宽专业视野,以综合的学科建设观点来看待问题?这不仅涉及LA专业本身的课程开设和教学方式,涉及到LA专业在设计三学科中的地位,涉及到LA专业自身的长远发展,甚至还影响到许多重大现实设计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在此译介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和教育家Hideo Sasaki的一篇文章,并就有关问题谈一点看法。

  1.关于Hideo Sasaki

  Hideo Sasaki,又名佐佐英夫,日裔美国人,他早年毕业于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是景观设计学历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S.H.White的学生。后者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对设计过程的强调,以及“最'正确'的处理手段是突出场地的特色以及与场地适应的形式”的看法对他影响很大(Birnbaum and Karson,2000)。Sasaki1948年在格罗皮乌斯执掌的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获得景观设计硕士学位,后任教于伊利诺斯大学。1953年应邀回哈佛执教,并与人合作创办设计事务所(后分成SWA与Sasaki两个著名的设计事务所)。1958年出任哈佛大学景观设计学系主任,直至1968年辞职。他是当代美国景观设计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曾两次被美国总统任命为全国艺术委员会委员。并分别于1971年、1973年获得了ASLA和美国建筑学会颁发的荣誉奖章。
  国人知道Hideo Sasaki,多因为其事务所完成的众多设计项目。就设计理念而言,Sasaki不过分崇尚惊人的视觉效果,而是追求尺度的宜人和诸多设计要素的和谐。“在奥姆斯特德开创的牧歌传统里,Sasaki指导完成的景观设计并不刻意追求夺人眼目,而是宁愿成为现代建筑和雕塑的安静背景”(Wlker and Simo,1994)。他的东方文化背景使他的设计更强调对自然的理解和崇尚,而这也正是现代景观设计的思想核心所在。
  但Sasaki在美国LA业界的影响更多的来自于他的教学生涯,特别是在哈佛担任系主任的10年经历。“在哈佛担任专业主任期间,他作为一个导师和上司,其富于逻辑思维的设计和教育思想影响了绝大部分主导美国60、70、80年代景观设计的设计师和专业教育人员”(Wlker and Simo,1994)。毫无疑问,他的观点代表着现代美国景观设计专业教育的主流。

  2.关于美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和工作领域的拓宽

  2.1 开端

  18世纪的美国园林的设计主流有两个,一个是在Joseph Paxton爵士影响下的古典主义,一个则是在英国“Landscape gardeners”、“万能”的布朗等人影响下的自然风景园运动。被称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的F.L.Olmsted正是自然风景园运动的追随者和推动者。F.L.Olmsted继承了自然风景园运动对自然美的重视,但同时又扬弃了它只顾某种诗情画意而盲目追求英式庄园景观特征的弊端,强调了对场地现状和自然特性的重视。同时他主张在城市中心引入乡村风景,以方便人们实现与大自然的接触。他的一系列包括中央公园在内的作品都体现了这些理念。实际上,Olmsted的这些理念正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一些核心思想的最初体现,包括强调生态、社会和艺术的紧密结合、溶入城市等等。正是这些新理念的引入促成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开端。2.2 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
  现代建筑运动对美国景观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形式随从功能”这一理念上。这一现代主义运动的口号在景观设计领域的影响之大,丝毫不亚于建筑领域。它的主要贡献是使景观设计摆脱了先验的、对某种特定的美的追求,投身于场地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获得了勃勃生机。
  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最早体现在斯蒂尔(F.Steele)的早期作品(例如Whitney花园)里。但这是仅仅停留在“新奇”和“漂亮”的层次。只是在一批新的来自哈佛的设计师,包括哈佛三子罗斯(James C.Rose)、凯利(D.Kiley)、埃可博(G.Eckbo)登上舞台后,现代主义的原则才被用于土地利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在这三者中,罗斯关心空间的利用,反对把景观作为一组画来设计,他说“我们不能生活在一组画中”;凯利执著于对功能的追求,认为设计应该反映生活本身;埃可博则是把社会关注引入景观设计的大师之一,他认为设计应追求社会理性的体现(Pregill and Volkman,1999)。
  形式随从功能的另一体现是30年代在美国建造的大量大型公共工程,包括一些交通线路项目和一些农业方面的保护项目。如得克萨斯洲Hall县用于防止土壤侵蚀的等高耕作项目,就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形式(Pregill and Volkman,1999)。
  在教育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克•滕纳德(C.Tunnard)和布•惠•庞德(B.W.Pond)之间的强烈对比。在前者被聘到哈佛景观设计系时,后者正是景观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的主席(1938年又出任系主任)。在教育思想上,庞德虽然不反对Olmsted的多学科合作的精神,但仍然希望建立以美术教育、徒手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但随着设计研究生院在1930年代的建立,景观设计系在它给新生指定的参考书目中,肯定已经不再包括那些影响了庞德的经典书籍。1937年,景观系聘任了克•滕纳德,其原因正是由于学生不满意于课程设置仍然过于传统化,对广阔的社会问题缺乏关注,对材料和方法上的技术进步置若罔闻。滕纳德提倡一套不同于工艺美术运动传统的激进的现代主义设计方法,他的名著《现代景观中的花园》被Ian McHarg称为“这个学科最优秀的思想”。而他之所以能到哈佛,应归功于哈佛三子对系主任约•赫德纳特(Joseph Hudnut)的说服。他们都深受这本书的影响。这个过程正是所谓景观设计历史上的哈佛革命的组成部分之一(Birnbaum and Karson,2000)。
  庞德离开哈佛(1950)三年后,Sasaki来到哈佛执教。此前他在校读书时就已经经历了景观设计学系新旧两种教学思想的冲突,他的这篇文章正是他针对这一争议提出的见解,也被认为是最能体现他教育思想的文献之一。文章鲜明的强调和表达了综合性景观设计的学科建设观点,指出景观设计教育应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密切联系,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审美、风格,做些装点门面的附属性工作。并就具体教学过程中评判性思维的构成和运用进行了深入阐述。文章同时还认为景观设计中的艺术表现不应模仿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方式,而应从景观设计自身的材料、方法和功能中去产生行之有效、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观点无疑都体现了现代主义影响最有价值的部分。2.3 生态学的影响
  随着环境问题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包括Sasaki在内的敏感的美国景观设计师们很早就注意到了生态学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对各种影响规划地区的自然力量进行生态学意义上的监测。以决定何种文化形式适合这种自然条件。使各种正在运作中的生态张力,能在这种研究中得到激发,从而创造出一个比我们现在见到的更为合适的设计形式。”(Sasaki,转引自孙一民,2002)。
  在这种背景下,景观设计学科开始了又一次新的求索。这一次的革命发生在I.McHarg登上舞台以后。他的《设计遵从自然》一书在景观设计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McHarg从生态学的角度,反对了西方长期盛行的土地和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的做法,将景观作为一个生态整体来看。他强调土地的适宜性。并因此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规划方法论,称之为“千层饼模式”(McHarg,1981)。而随着景观生态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这一规划方法体系也在不断的更新和进展中。
  以McHarg为代表的生态规划的意义在于,它又一次拓宽了景观设计学的学科视野,使景观设计师在更高的层次上为人类服务。景观设计师从此具有了更广阔的责任范围,其工作的意义也因为涉及整个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变得更为重大。2.4 工作内容的拓宽
  美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至今,其专业内容已大大拓展。景观设计已经成为设计行业内容最为广泛的专业之一。“景观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包括邻里社区的建成环境设计、城镇规划,包括森林、河流、土地、海岸在内的自然环境管理和保护。”“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里景观设计师的工作无处不在。”借用J.Brown的话来说,景观设计的工作内容是“从一池春水到万里都市”(Brown,J.2002)。

  3.对当前我国景观设计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3.1 景观设计不能拘泥于审美

  回顾美国景观设计的发展,可以说,从Olmsted一开始,现代景观设计就在一条广阔的、综合的道路上行进,而没有偏废于对单纯审美(自然的或几何的)的追求。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使这一道路更趋宽广。以McHarg为代表的生态规划虽然是在大尺度上研究景观规划,但随着可持续观念的深入人心,生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伦理,一种有积极意义的生活方式而被广泛提倡。而规划设计领域内的权威学者也都倾向于把人居环境作为一个多层次相互关联的整体来看待(吴良镛,1999)。因此,McHarg的革命在小尺度景观设计上同样有其广泛意义。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今天的景观设计专业不应该,也不可能仅仅拘泥于审美表达。正如《景观美学》(The Aesthetics of Landscape)的作者Steven C.Bourassa(1991)所说:“景观从来就不仅仅是艺术,即便是最具创意的花园也是由设计师所不能控制的自然元素构成,山野风景则更完全是自然元素的产物。”景观设计师就是要在这样的复杂关系中开展工作,这就要求从更广阔的专业视野上来看待问题。毫无疑问,拘泥于审美和装点门面的专业学科建设观点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3.2 走向综合性的景观设计学科教育

  我国的古典园林无疑是人类文明最灿烂的成果之一。但是作为一个现代的学科专业,我国的园林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处在全方位的落后状态,这一点已为专业界广泛承认(周干峙,2000)。与专业目前的落后状态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国LA专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却是空前繁杂,挑战无比艰巨(俞孔坚,1998)。
  现代设计的实践领域的广阔性要求整体、综合、全面的知识背景,因此景观设计学应该把科学的分析和艺术的分析结合起来,把规划设计、管理、保护等内容包括在内。相应的,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应注重社会、生态与艺术的三位一体(Thompson,2002),不可偏废。在我国现状教育背景下,更应强调环境科学及社会人文科学,并最终走向以人居环境的可持续为目标的整体性景观设计教育(俞孔坚1998)。
  我国是有着光辉园林传统的文明古国,同时我国又是当前世界上面临生态、社会挑战最巨大的国家之一。景观设计专业无疑将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正如Sasaki在其文章中所强调的:“毫无疑问,高校目前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要么继续努力,使景观设计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专业,要么继续昏睡,对和现实问题的进一步联系熟视无睹。”(Sasaki,1950)。
  致谢:本文写作及翻译得到了导师俞孔坚教授、李迪华老师的悉心指导,Sasaki的英文原文由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黄国平提供,特致谢忱!

参考文献
1. Birnbaum.Charles and Karson.Robin.Pioneers of American Landscape Design.2000.McGraw.Hill Companies.Inc.New York,2000
2. Walker.Peter and Simo.Melanie.Invisible Gardens:the Search for Modernism in the American Landscape.Cambridge.MA:MIT Press,1994
3. Pregill.Volkman.P.Nancy.Landscapes in History.Design and Planning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Traditions(Second Edition).London:John Wiley&Sons.INC,1999
4. 孙一民.从景观设计到城市设计—SASAKI事务所述评.新建筑,2002,(3):9~14
5. McHarg,I.“Human ecological planning at Pennsylvania.”Landscape Planning,1981(8):109~120
6. Brown,J.(2002).From Vernal Pool to Metropolis,2002年10月北大景观中心应邀学术报告
7. 吴良镛.人居环境学导论.建工出版社,1999
8. Bourassa,Steven C.1991。The Aesthetics of Landscape,Belhaven Press,London.
9. 周干峙.总结经验展望未来迎接新世纪风景园林的大发展.中国园林,2000,1:6~12
10. 俞孔坚.从世界园林专业的发展看中国园林专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园林,1998,1:17~21
11. Ian H.Thompson.Ecology,Community and delight:a trivalent approach to landscape education.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2,60:81~93
12. Hideo Sasaki.Thoughts on education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Landscape Architecture.1950,4:158~160

作者简介
李伟 (1972—),男,汉族,陕西咸阳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景观规划设计

编辑:adm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