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教育|风景园林师 → 园林文化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高级搜索 |
为《苏园六纪》放声叫好
仲呈祥 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其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在日复一日来来往往的游客中,能真正体味到苏州园林丰厚的文化蕴含的人并不多。由苏州有线电视台、苏州市广播电视局和苏州市园林管理局联合拍摄的《苏园六纪》,第一次系统地从人文角度解读苏州园林,纵横捭阖地对苏州园林的文化背景、审美特征、艺术意境进行了创造性的表述,该片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 不“触电”的陆文夫举荐电视导演 人们对不少电视艺术作品缺少文化内蕴,时有责难。但刘郎的电视艺术专题片,从《西藏的诱惑》到《江南》,都赢得了文化内蕴丰厚的美誉。这次听说他应苏州有线电视台之邀,又拿出了“将园林学术电视艺术化”的长达三小时的专题片《苏园六纪》。我怀着极大的兴趣,赶到苏州。观片会上见到了久仰的著名作家陆文夫先生。素闻先生潜心小说创作,从不“触电”。连谢晋这样的大导演多次恳请先生为其撰写电影剧本,都遭婉辞。前几年电影界有人拍摄先生的名作《美食家》时,先生从未染指。待到公映,先生夫妇去电影院买票看了,散场归来,笑曰:“这是我的作品吗?” 这次可奇了!当苏州有线电视台高扬地方优势,决心把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搬上荧屏时,发现缺少一位统领创作班子的帅才。而举荐从浙江请来刘郎这位帅才的,正是陆文夫先生! 原来,刘郎在拍摄电视片《江南》时,为了拍摄苏州,曾硬着头皮给不“触电”的先生通了一次电话。这电话里怎么讲的,暂且不表。且听陆先生回忆说:“拿起电话,听说要拍戏,我躲之不及。但奇怪的是,这位未曾谋面的刘郎一番话语,却叫我直感到他是位奇才。这便是刘郎的独特魅力吧。” 观罢《苏园六纪》,会场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如此具有丰厚文化意蕴和高雅审美格调的电视艺术专题片,久违了!陆先生尤其欣赏刘郎煎熬出的解说词,连声赞曰:“像这样文学性极强、妙语连珠的解说词,很难企及!至少我写不出来,这绝非谦虚。” 一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大家的鉴赏直感,包括陆先生的审美评价,均非溢美之辞。 《苏州六纪》堪称中国电视文化发展历史上的一部具有影响力的重要作品。其显著标志,便是具有较深广的历史内涵、较丰厚的文化意蕴、较高雅的审美格调,因而作用于广大观众的鉴赏心理,便势必培养和造就一种深邃而非浅薄、沉稳而非浮躁、幽默而非油滑、健康而非媚俗的群体性的文化心理和鉴赏习惯。在我看来,这就是“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苏园六纪》,是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召唤下应运而生的力作。 去过苏州园林的人不少,但能真正道出其美的人却不多。《苏园六纪》揭示了中兴于明清两代作为“隐逸文化”产物的苏州园林艺术的美的真谛。苏州园林,可以看作是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相互交融、整合结出的果实,它相当集中地体现出极富东方美学神韵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精神支柱之一,便是这种独具神韵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刘郎有意熔铸了明清小品的淡雅,熔铸了他啃完百余卷园林学术典籍后面对精致、幽深、空灵、通透的苏州园林而获得的人生况味和人生诗情,写足了吴文化的背景,写足了隐逸文化的成因,写足了园林的意境。 他的解说词,最精彩闪光处,不在那些面对客观世界以求真为目的的描述性语言,也不在那些面对价值世界以求善为宗旨的指令性语言,而偏偏落在那些面对心灵世界在求真求善基础上进而求美的感悟性语言。这正是钱钟书先生《谈艺录》所谓的最高的审美层次不在“事之法天”与“定之胜天”,而在“心之通天”也。我想,陆文夫先生盛赞刘郎的解说词,其缘由正在于此。 真正的审美鉴赏,往往要进入一种虚静。摈弃浮躁,我们便能从《苏园六纪》这荧屏上艺术化了的思想与思想化了的艺术和谐统一的视听语言中,真正得到一次文化熏陶和美的培育。 我为荧屏出现《苏园六纪》放声叫好! 《人民日报》 (2000年06月02日第十二版)
编辑:jojo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