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教育|风景园林师 → 园林文化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高级搜索 |
园林温书[散文]
吴翼民 像我们这一茬年龄的苏州人都有过到园林温书的经历。 我那时读书的中学地处拙政园和狮子林两座名园的中间,到园林温书尤其方便。那时的园林门票真是低廉,拙政园每人五分,狮子林地盘小些,每人只需三分。尽管当时家长们的工资水平很低,每家的生活亦不宽裕,但花个三分五分钱,像我们这些学生也是完全消费得起的,比方说,每天早晨省个几分钱的点心钱就能应付裕如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中学的功课比现在要松得多,但一年四次的考试(期中期末考)是豁免不得的,加上毕业考、升学考,这考那考的,也够我们受的。于是每逢考试前,同学们都会三三两两结伴到园林里去温书。不知怎的,一进园林,那种亭台楼阁、照壁回廊、曲桥石舫的环境;那种粉荷姣姣、垂柳荫荫、莺声呖呖的氛围格外能提起我们温书的兴趣,举凡园林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学生们的身影,听到学生们琅琅的书声。 我常选择的温书点是狮子林的石舫,不是石舫的舱内,而是石舫的顶上,趴在石舫顶上舒展开身子,放松一下神经,摊开课本和笔记,或朗读、或默记,或与同学一问一答,都是那么的顺畅。温书温累乏了就小憩,观望四周的风景,极是赏心悦目。缘为石舫是整座园林的中心,可看到峥嵘嵯峨的假山群,微波涟漪的荷花池,九曲桥与湖心亭,还有近处雕梁画栋的真趣亭。见着真趣亭就油然想起了乾隆游狮子林时那个马屁精状元黄熙的故事,不禁会心而笑。——乾隆在这座亭子眺望对面的假山群,不禁写下了“真有趣”三字,接驾导游的黄熙立即凑前,谄笑道:“臣见圣上御笔铁划银钩、龙飞凤舞,其中这个‘有’字,请皇上赐予小臣。”乾隆心领神会,乃另写一行“御赐黄熙‘有’”,于是就留下了“真趣”二字,那匾额留存至今,真是一字之差,由俗变雅,黄熙高级马屁拍得皇上龙颜大悦啊。苏州园林的典故轶闻比比皆是,拿出来咀嚼咀嚼,正好助我们温书之兴呢。不料有一次,我在石舫顶上温书,突然间一阵疾风吹来,竟然将我的笔记本刮到了荷塘里,这下可糟啦,立即到石舫舷边俯身打捞,好不容易打捞了上来,却是纸潮字糊了,同学以为不祥,我却笑着应对:“簿子落水——好兆,(吴语‘潮’的谐音)大优势(吴语‘有水’的谐音)。”同学以为然,由衷抚掌。 温书温久了,要活动活动筋骨,正可到园林各处走走,走到月洞门旁,想起了物理课的实验向心力和离心力,便取硬币在门洞旋转,居然可旋转两到三圈。正觉有趣时,管理人员前来阻止说这是破坏公物的行为。立即罢手,兹后看到别的孩子硬币旋月洞门就上前阻止。 一次我们一拨同学在拙政园闲逛,走近一个月洞门的时候,看到一个佩戴大学校徽的青年煞有介事指读门上方的匾额,读道:“天-洞-有-别。”同学中的家骅兄来了兴趣,凑近那人,端详他胸前的校徽,认真问道: “这么说,你是‘院学医州苏’的啰?” 原来,那人戴的“苏州医学院”的校徽。
编辑:jojo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