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村落景观价值与现代意义——以安徽宏村为例-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皖南古村落景观价值与现代意义——以安徽宏村为例
[日期:2009-04-13]  来源:景观中国  作者:程若宝   发表评论(0)打印



摘要  古村落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皖南古村落的建造,无论从选址、布局、建筑形式、理水观念都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强调人不能离开自然环境生存,只能适应、择优利用自然环境。古民居的建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对古村落景观价值的研究,分析其村落布局的特点及启迪,以提高人们对古村落景观价值的认识、保护和利用,从而使古村落的景观价值、建筑遗产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  古民居建筑 理水观念 现代意义

一 引言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城市不同的景观和建筑文化。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居住建筑、景观越来越趋向于同化,面临着丧失地域特色的危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层次以及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设计师们迫切需要寻求一个新的景观设计的突破点。

    中国古民居建设重视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态意识和。无论是整个村落的布局,还是单栋建筑的空间、结构,无不体现着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相地构屋、营建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位于安徽黄山脚下的皖南宏村古民居村落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古徽州外出的商人为了恩泽故土,在营建宅院、构筑村庄时,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

二 皖南古村落的概况

(一)皖南古村落的区域范围

皖南古村落是指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皖南古村落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而且加上明清时期徽商的雄厚经济实力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兴旺发达,以及那些徽商还乡后以雅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建住宅,从而使得皖南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皖南古村落是皖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宏村概况

宏村,皖南古民居村落的典型代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原为汪姓聚居之处,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刚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好似一副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的美誉。1999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文化委员会上,皖南宏村与西递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世界上首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因水清,水因山活,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具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那巍峨苍翠的雷刚当为牛首,参天古为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如庞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九曲十湾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半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胃牛肠。村口南湖为牛肚,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架起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

三 皖南古村落的景观价值

(一)人文旅游价值             

皖南古民居村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及建筑,有着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如宏村,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临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如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牛”形水系、街道和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体现着古宏村人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宏村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着2000多年历史的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所以宏村每年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国内外知名的建筑家和景观设计师们。

从文化角度来看,宏村也是许多文化艺术创造者灵感的源泉,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年在宏村曾写道:“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地多灵木,人尚古衣冠。”这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现宏村已成为众多影视作品的外景地,同时许多知名的作家、诗人、绘画家、摄影师也纷至沓来,因此宏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二)文化遗产价值

古村落是一个很好的民俗博物馆,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也是地域文化研究的范本。皖南宏村古民居已有着800多年的历史,全村保存完好的清明古民居有140余幢,古朴典雅,意趣横生。如“承志堂”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之最;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深具传统徽派建筑风格;敬修堂、树人堂、以及祠堂、牌坊等等都蕴含着广播深邃的文化底蕴。是徽州文化最有力的历史见证。宏村建筑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因此皖南古民居以其独特的村落布局、建筑特色,风水理论以及雕刻艺术,为各类文化艺术的研究人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和研究基地。

(三)建筑景观价值

古建筑可作为古村落的识别标志,一个古村落,一条古街道,一栋古民居,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与文化。皖南宏村的民居建筑,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现特征,以砖雕、石雕、木雕为主要装饰特色,以高院、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由于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其可以概括为:自然古朴,隐僻典雅。她不矫饰,不做作,自自然然,顺乎形式,与大自然保持和谐。而作为徽州建筑艺术典范的“古建三绝”-----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据资料显示,早在明清时期,徽商凭借木材、茶、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积聚了大量的财富,再加上徽商贾而好儒,广交官府、文士,有着较好的文化素养,徽商是官、贾、儒三位一体。而徽商还乡后以雅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建住宅。因此徽州经济的繁荣大大推近了徽州建筑的全面昌盛,从而使之成为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徽派建筑明显不同与其他的民居建筑,黑与白是徽派建筑外观仅有的两种颜色,尽管白色的墙面已经斑驳沧桑,与黑色的对比已不再强烈,但几十里外远观宏村村落,黑白相间,在群山暗青色背景下,任然是耀眼的淡雅,宛如神话一般。走进村庄,那高耸的马头墙,更让人体会到这些百年老屋过去的荣耀;走进民居屋内,眼前豁然开朗,在室内顶部露出一片长方形的空白天际,这就是徽派建筑中一种重要的独特建筑格式----天井,天井不仅使屋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而且是人们的共享空间,人们可以坐在厅堂内能够晨沐朝霞夜观星斗。雨水通过天井流入厅堂,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外流“,体现了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为硕大木料,且注重装饰,一般施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文。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皖南宏村古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超高的装饰艺术水平。且雕刻技艺精湛,题材众多,手法多样,极富装饰效果。

宏村建筑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等建筑实物中。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碉楼精湛,不论是村落的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与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砖雕、石雕、木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这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共处,使之成为当今世界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四)水系景观价值

山环水绕古村庄,南湖自古津玻璃,天杰地灵之月沼,碧波荡漾映古墙……宏村水系景观最美的属南湖和月沼,因其民居建筑以及周边合理的水系规划所形成的独特的水脉景观而著称。把自然与人文天然为一体,可谓巧夺天工。

1.月沼

月沼是宏村牛形村落的“牛胃”,是由一泓天然泉水扩建而成的月沼常年活水长流,水面如镜,水源景观与层楼叠院交相辉映,蓝天,白云跌入水中。老人聊天少妇浣纱,顽童戏耍,月沼实际上成为村中的水广场,自发的聚会中心,风俗民情的“露天舞台”。塘中鹅舞红掌,鸭戏清波;空中微风揉动炊烟氤氲,真是一副流动的水墨画。月沼是泉水和水圳的融合,它将村中的泉眼和溪水混合使用,两股活水融合后,池塘水便清澈流淌,年年不竭。从环艺的角度来看,在月沼前后都能看到山,这是环艺中的借景技术,把远山近水结合起来,加上强的错落有致,形成和谐统一如诗如画的构图。

2.南湖

南湖位于宏村南首,南湖的开挖是继月沼之后宏村又一浩大的人工水系,是村中水的总汇之所。古宏村人根据风水理论修建南湖,南湖是防朱雀之火,还象征一个村兴旺镇刹镇邪聚财护城湖、消防、灌溉的功能,他的兴建补足了村落背山面水的需要,横亘在宏村的难面,春日垂柳依依,夏日莲叶田田,冬日烟笼雾锁。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显得幽深、雅静、清新而明丽。此景可与杭州西湖的平湖秋色相媲美,因此有着“皖南小西湖”的美誉。

3.理水观念

在优雅的徽州民居环境中,不能不提它那独特的水系设计。徽州古村落的水系既不同于北方水系的粗犷和骠悍,也不同于江南水系的精致和工巧。徽州古村落的人工水系是实用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动静有序,曲直有因,去来有道,急徐有理。这是古村落水系的独特意境。如宏村那弯弯曲曲的大小水圳,流经村庄的每一户人家。一渠清水,波光摇曳,曲折舒缓,经年不衰,呈现出无限的生命力。在满足了村民对水系的实用功能后,这些水体就或湖或河的积聚起来,形成较大的水面。(月沼和南湖) 对宏村村落的小气候起着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水面如镜,天光云影浮现其中,建筑倒影虚实相生,使得水体显得愈加深邃空阔。日光落在水面上,波影折射墙面,更为古村落增添了一层浓浓的神秘色彩。

受传统的风水理论影响,古村落的水系设计非常注重水体的来龙去脉。上游引水必须清澈净活,在村落中一概不得随意污浊水体,最后将水集聚于村头水口。水口往往是“保瑞避邪” 的重要象征,而水体本身也担负着村中“人丁兴旺、财源广进”的神圣使命。因此,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在此体现得尤为突出,传统文化又一次显现出了它那神秘的力量,而注重建筑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所达到的“天人合一” 的堪舆学,又使古村落的水系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我们从宏村的理水观可以总结出几点启示。第一,从整体全面的宏观视角出发,通盘考虑,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无规划盲目建设;第二,贯以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宏村水系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而不是破坏自然和滥用自然。从而满足了世世代代的需要;第三,集实用功能与艺术为一体;另外,宏村水系是在环境和人口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断改造,修葺使之完善的长期过程。对于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我们现代建筑观也应具备这种与时俱进的思想。最后,从宏村的理水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各种经典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风水理论观点等都在这里交织汇聚,可以说它们构成了中国古代村落的灵魂。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传统文化作背景,才使得中国古村落景观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五)村落的选址布局

皖南宏村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着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村落选址建设,注重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宏村的形态多为聚居形态,沿山势、水势、布局灵活多样,整个村落的整体轮廓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取得和谐统一,体现了皖南古村落的特有风貌。

“景观就是土地和土地上的物体与空间构成的综合体,是人在大地上的栖息地,而非表层意义上的视觉风景,良好景观的最重要的一层含义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神之间和谐的关系。”著名景观设计师俞孔坚曾这样说道。俞孔坚对于皖南宏村古村落的城池布局非常推崇,他倡导城市的景观设计可以从古村落的选址中吸取灵感。

宏村的典型布局是“枕山、环水、面屏”,形成一相对封闭的环境,即可背靠山石遮挡冷风又可面水,使房屋迎风纳气,调节局部环境的舒适度,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经常可见黑瓦白墙、飞檐翘角的屋宇随山形地势高低错落,层叠有序。古村落内部的整体布局也和谐流畅,各种各样的建筑物不仅规划严整、排序井然,而且不同功能的建筑布局合理、空间层次分明。而且,徽州古村落往往被赋予一定形状,以寄托古村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如“牛”形村落宏村,山为牛头,树为牛角,屋为牛身,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为牛肠,村中央的池塘是牛胃,村南的人工湖是牛肚,村边四座木桥是牛脚。牛形村落的形成,既以巧于因借天然的山形地势水流等自然环境为基础,更有赖于遵循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思想、发挥丰富想象力而开展的人工建设,成功地实现了人与大自然的紧密相融。

四 皖南古民居的现代意义

皖南古民居的景观价值的研究对当代中国不同城市景观建设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尊重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国天人合一观念源远流长,其思想内核,即天与人是和谐的整体,人就应当尊重自然万物,强调天道与人为的合一;强调自然与人类相同、相类和统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应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强调人性即是天道,追求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而达到天人协调和谐的理想境界。”

宏村村落身处地阻山隔,但宏村人却创造精美的建筑和如诗如画的生存环境、道路、水利工程,而让世人称奇,以至被世人称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古代徽州人展现出的创造智慧和适应并改变生存环境、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的精神,今天任然给我们一很大的启示。宏村村落建设注重“风水”,依山傍水的宏村村落,鳞次栉比的房屋,纵横交错的巷道,既考虑的取水、排污、放火、防盗的多重因素,又考虑到生活起居的方便实用,即生存需求和审美趣味,集功能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的是适合生存、布局合理、富有诗意的人居环境。

(二)尊重自然,因地制宜营造村落

宏村人以崇尚自然、珍惜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态度,选择宜居之地。并高度重视并尊重基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内在机理和自然规律,以珍惜土地、重山水、保林木、巧用自然能源的原则,村落选址大都利用天然地形,依山傍水,枕山环水,背山面水,负阴抱阳,随坡就势;大都选择在山谷内相对开阔的阳或山侧南向缓坡上。所以宏村的布局的基本形式是“枕山、环水、面屏”,环境相对封闭,但智慧的宏村人,因地制宜,巧夺天工,围绕着“牛”形建造人工水系和村落规划。牛形村落的形成,成功地实现了人与大自然的紧密相融。被称为当今“景观设计史上一大奇迹”。

而当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不断推近,现在城市景观设计却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中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曾痛心指出,许多地方原本杂草丛生,充满诗情画意的河流,现在往往都变成了水泥渠道。曾今的那些水草丛生白鹭低飞青瓦缠脚鱼游浅底,而今已成寸草不生,光洁的水泥护岸。水的自净能力消失殆尽,水------植物---生物之间形成的循环系统被彻底破坏。正如俞孔坚所说,溪流两边的杂草杂灌丛生,那是真正美的生态。我们现在却失去了,这是个非常悲惨的失败。

(三)对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古宏村人在村落营造、选址和建筑造型以及建筑在平面与空间规划中所透露出来的才智,和最重自然的精神,在当代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当代的中国民居建筑,由于建筑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战,以及建筑事业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的联系也极为密切,城市的发展也改变了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组成的“新宅”,这样的民居失去了建筑的精神与文化。这些“方盒子”虽符合当今建筑的发展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并无创新,相反也抹杀了传统的民族文化。江书瑭在《浅谈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和保护》中说到:“建筑应当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人们的意识观念相适应,人类发展的灵魂是文化,而建筑本身又是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体现,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地方性建筑风格”。 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我们在建筑创造上应该借鉴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优势,保持文化内涵,并“智取”外来的精华。如梁思成早年提出的“中而不古,新而不洋”。所以中国当代的民居建筑,不是将农村城市化,也不是把古村落从新农村的版图中单独出来,而应该将农村的山水、耕地、植被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和谐发展为一体。

宏村古民居规划营造的尊重自然的精神与文化应当被继承和发展,并赋予现代民居以生气,使之富有生命力,使其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充分和谐的理想生存环境。

五 结语

皖南古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呈现地,是徽州文化多样性最具资格、最具品味、最具权威的阐释者。在徽州有数不尽的高墙深院,宏村---徽州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历经风雨沧桑,至今保持了最初建筑的特征。宏村的规划、街道形式、建筑和装饰以及房屋与广泛的水系相结合的“牛”形规划布局,被中外专家认为是“将科学与诗意完美结合、建筑与环境珠联璧合的典范”,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作为中华文明甚或说是人类文明的宏村,其文化艺术魅力让人敬畏。然而,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程朱理学、礼仪之乡,有着令世人惊叹叫绝、独树一帜徽州历史文化的村庄的平静被打破了,淳朴的民风渐渐在变异与瓦解,我们在感叹古人为我们所留下的艺术珍宝时,是否这样想过,这些艺术珍宝还能保存多久?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随之也带来了外来文化,现在的中国景观,一味的模仿西方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为主流的形式下,为形式而形式的思想潮流,却忘记了本民族所具有的且特立于世界的民族文化背景。这些模仿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上并无创新,相反却抹杀中国传统文化。

面对当代城市的发展,如何深层的保护和利用古村落的自然与人工天然为一体的生态环境的文化景观,以及隐藏在其背景的人文文化和环境风水学的空间设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韩小卢.徽州的明清民宅建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逯海勇. 徽州古村落水系形态设计的审美特色——黟县宏村水环境探析[J]. 华中建筑, 2005,(04) .

[3]赵红蕾. 从宏村到碧水青城——传统水系规划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 四川建筑, 2007,(03)

[3]单光磊. 巧夺天工的宏村水系[J]. 水利天地, 2004,(01)

[4]陈超. 皖南桃源——宏村[J]. 新材料新装饰, 2004,(09)

[5]汪森强. 历史与现代的共生——世界文化遗产宏村保护与利用综合分析[J]. 小城镇建设, 2003,(04)

[6]汪森强. 宏村文化遗产保护体制创新的几点思路[J]. 小城镇建设, 2002,(08)

[7]孙明泉.论诗意地居住[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

[8]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J]. 广西城镇建设, 2005,(01)

[8]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M].上海:三联书店,1995

[9]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85

[10]丁俊清. 中国居住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11]刘肺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2000

[12]程远. 再探“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宏村保护规划举要[J]. 小城镇建设, 2000,(03)

[13]汪双武. 明清建筑群宏村村落民居[J]. 建筑学报, 1984,(10)

[14]画意宏村[J]. 数字世界, 2007,(05)

[15]徐可. 水墨宏村[J]. 国家电网, 2008,(08)

[16]俞孔坚. 城市景观之路——通向生态与人文理想[J]. 新湘评论, 2008,(02)

[17]洪铁城,俞孔坚,曹杨. 漫谈俞孔坚创建中国景观设计学(二)[J]. 建筑创作, 2008,(02) .

[18]俞孔坚.遵循自然过程的河流防洪规划——以浙江台州永宁江为例 城市环境设计 2008/04

[19]俞孔坚, 李博, 李迪华. 自然与文化遗产区域保护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以福建武夷山为例[J]. 城市规划, 2008,(10)

 

 作者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学生 程若宝   

 

编辑:黑白景观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