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北大应把“园”变成“林”-经验交流|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观点:北大应把“园”变成“林”
[日期:2010-02-22]  来源:文汇报  作者:陈星宇   发表评论(0)打印



  我们北京大学各社区的地面空间,总体上是按照花园的特征安排布局的,基本模式是花坛或绿篱围绕地,草地上稀疏地点缀一些花木。这个绿化格局和花草树的比重说明,我们理想的社区自然环境应该是个大花园。燕南园、朗润园、蔚秀园、燕东园、燕北园和中关园等皆以园命名,甚至北大别号燕园,正是这种花园理想的自然流露(实际上非惟北大,全国各地城市居民住宅小区可能百分之九十以上皆以某某园或某某花园命名)。

  生活在花园式的环境里固然惬意,但是更理想的居住环境应当具有森林的特征。

  一提森林,人们往往自然联想起“茫茫”这个修饰词。社区空间这么狭小,怎么可能与森林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三为森,森林的特性在木多,而不完全在面积大。一块篮球场大小的地面,如果林木茂密而多样,仍然能成一个小树林。小区内楼栋之间的面积要比篮球场大多了。如果我们的居住环境意识能实现由花园理想向森林理想的转变,居住条件的林栖化就不是痴人说梦。

  我这里提供一些初步的思路,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增加树木的比重。现有的社区地面空间格局无须大动,只在花坛或草地上增加树木的比重即可。目前社区内花和草的比重过大,把花和草的空间让位给树,就能使视觉上的花园、草地景观转变成密林景观。

  增加树木的种类。首先应增加常绿树的数量。但无论落树还是常绿树,都要增加其品种。最好能增加一些欧美的树种,使树冠景观更多样。落叶树如橡树、枫树、马栗,常绿树如欧洲的一些树。这些树冠的形状与中国各地常见的绿化树大异其趣,定能别具风情。

  增加藤类植物,尤其要多植常春藤。藤类可以使林子更密,使之更像森林。目前北大社区的藤类主要有三种,即凌霄、地锦(爬墙虎)和葛藤。这三种藤都是落叶的,秋冬凋零;多栽常春藤可弥补其不足。

  不要再刻意栽种绿化草。栽草费钱费力费水,而且人为栽培某种绿化草,必然破坏植被的生物多样性。

  不要再组织人力拔除杂草。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在血液里与杂草结下了种族仇恨。森林化就是植物种类多样化,就是生态多样化,要把小区空地(和城市的大小空地、道旁街边和犄角旮旯)交给各种植物天真烂漫地生长。小区(或城市马路牙子缝隙里的)杂草与庄稼地里的杂草对于人类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要区别对待。

  不要再扫林下落叶,也不要再修剪树林。林下落叶一年一年地积累,林子的枝叶越来越密不透风,生物就会越来越多样化,生态就越来越接近自然,我们的居住环境就越来越像森林。

  我曾在燕北园家里的阳台上(五层)看见一只猫追逐一只小黄鼠狼,野趣盎然。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把社区空地培育成森林,小区内的野生动物就会越来越多。有了密林,甚至可以有意识地投放一些小型的鹿科动物。如果小区内常见野兔、小鹿、黄鼠狼、松鼠、刺猬等小动物出没,就更能颐养身心。我希望许多年以后,北大各小区的名字逐渐由园叫成林;燕南园叫成燕南林,朗润园叫成朗润林……甚至,连燕园也可叫成燕林。到那时,《圣经》里“伊甸园”的翻译,大概也可改译为“伊甸林”了。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