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转变城市绿化模式贵在行动-经验交流|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评论:转变城市绿化模式贵在行动
[日期:2010-05-26]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近年来,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人时不时都能从相关报道中见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词儿。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宏观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投资、出口来带动,内需消费占宏观经济的比重依然偏低。

  其实,不仅宏观经济需要转变增长方式,不少其他微观行业亦是如此。比如,在城市绿化领域,也一直存在同样的问题——传统的绿化模式由于不能适应新形势,因而必须得到根本性转变。

  一直以来,城市绿化往往把过多的精力、财力花在了美化城市方面。为了让城市看起来更美观、漂亮、视觉效果更好,盲目引进外来品种、大面积栽种花花草、过度频繁更换行道树等做法,在不少城市都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对此推崇备至。

  显然,这种绿化模式,只能消耗更多的资源,给城市带来更大生态压力。毕竟,对花花草草、外来品种等都不能没有大投入及精心照料。施肥、除草、遮荫、浇水、防寒、治病乃至输液等繁琐程序一样都不能少。高度人工化并以美化为宗旨的城市生态环境,代价无疑是巨大的。

  因为传统的绿化理念与模式,城市绿化投入直线上升,几乎成了公共财政的“无底洞”,似乎再多的钱也花得完,甚至不够用。这与绿化建设旨在改善城市生态,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等初衷背道而驰。

  鉴于此,加上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观念近年来日渐深入人心,现在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口号,并制定了相关规划。但从新闻报道中,我们还不时可以发现:城市绿化模式似乎非但不能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反倒令人产生“旧瓶装新酒”的印象。

  比如,大树进城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受到程度不一的追捧、在提倡重视乡土树种的同时对外来品种“热情”不减、因地制宜的理念也不能阻止对四季常绿的盲目追求、绿化资金投入的多少被视为生态质量高低的标准……老实说,转变绿化模式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近日《南京晨报》报道说,5月下旬,南京迅速进入干旱酷热期,但在玄武湖环湖路边打太极有10多年的市民,抱怨改造过的环湖路树少了,阴凉地儿太少。“转了一圈,新修的环湖路看似很漂亮,花花草草啊、亭台楼阁啊,满眼葱绿的。”不过,环湖路一期改造有“严重死穴”:一大片一大片的,都是草坪。“草坪有什么用啊?都是中看不中用的!”

  也许,南京环湖路绿化改造只算个案,但说彻底转变城市绿化模式迫在眉睫,应是所言不虚。

  这当然丝毫没有否定转变绿化模式任何成就的意思。实际上,进步也是明显的:成本更低的宿根花卉运用更广泛了、野花野草在绿化带内开始“抛头露面”了、树栽种在绿化建设中的比例也开始上升了。有些城市转变绿化模式所取得的进步更是可谓惊人。

  据报道,辽宁省大连市绿化相关人士日前在做客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时说,十几年来该市的绿化模式发生了改变。比如,从1997年开始,该市绿化已逐步由大量铺栽草坪转化为树木栽植的绿化模式。10多年来,城市绿化植树上千万株。目前,该市绿地草坪面积逐年减少,绿地植物配植日趋合理。

  在改善城市生态方面,栽树优势更明显,甚至有压倒性优势。“在寸土寸金的都市里,与其盲目地大铺草坪,还不如多栽一些树好。虽然草坪绿化见效快,可生态效益却远低于树木,甚至就是增加城市的生态负担。尤其那些严重缺水的城市,每当盛夏,看到洒水车频频给大面积草坪浇水,能不让人心疼?”市民的话可谓一语中的。

  一边高喊节能减排或生态宜居、一边斥巨资在城市绿化改造时只顾栽花种草的行为,与那些一边高呼低碳生活、一边天天开车上下班的行为有什么两样?所以,我们不能明知快速绿化、政绩绿化、美观绿化等传统绿化模式只能加剧城市生态负担,却依然乐此不疲。那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虚伪。

  在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不能让绿化建设成为城市的负担,而是成为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真正助手。如果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能因涉及就业、贸易、汇率、稳定等诸多宏观经济社会命题而一时难见实效尚可理解,那么,转变城市绿化模式又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有那么难吗?

  转变城市绿化模式,需要更实际、更快速的行动。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