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为城市剪掉“辫子”-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沈阳:为城市剪掉“辫子”
[日期:2008-07-0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郭万盛文   发表评论(0)打印



荆树林正陪孙子在浑河边戏水

    “2000年以前,根本不敢穿白衬衫上街,出门遛达一圈就染一层灰。”这是48岁的温庆波对上世纪的沈阳最切身的体会。如今,他可以穿着白色的T恤随意地在沈阳的街道上行走,路两旁绿树成荫,而且街道上再也没有了呛鼻的气味。

    沈阳如今被称为“园林城市”,而在上世纪大家都称之为“光灰的城市”、“烟囱城市”。从烟囱林立到绿树成荫,沈阳实现了一个优雅的转身。近日,我们走进沈阳的街巷,探寻这种变迁的足迹。

    关停搬迁污染严重企业

    温庆波如今所在的单位是一家保安公司。2005年,他工作了27年的油脂化学厂因效益滑坡、污染严重被关停。

    将污染严重的企业关停、搬迁,这是沈阳在新世纪进行的一场对历史旧账的清算。据沈阳市环保局总工程师李刚介绍,作为老工业城市,沈阳曾经遍地都是烟囱,被人们称为“城市的辫子”,从2002年开始,沈阳平均每年炸掉1000根烟囱,一共炸掉了5000多根。

    环境的变迁,并不只是关停、搬迁企业那么简单。“沈阳曾经是工业门类最全的城市,突出特征是重工业化,结果留下很多后遗症。”李刚说。及至今天,很多后遗症正在等待解决。

    如今在沈北新区的一处工地上,300多人正在施工建铬渣无害化处理厂。工地旁边,矗立着一座占地30亩、12层楼高的山——铬渣山。作为已破产的新城子化工厂的遗留物,这个被视为环境“大毒瘤”的铬渣山,已在此矗立了近半个世纪。到今年10月,处理厂将投产运营,而处理掉这座铬渣山还需要将近两年的时间。

    人均绿地12.8平方米

    如今,沈阳这座工业基地已经被绿色所掩映,绿色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主色调。而在上个世纪,充斥着这座城市的主色调还是灰色,它源于水泥厂房、火柴盒式的水泥住宅楼以及弥漫的浓烟。在“全球十大污染城市”排行榜上,沈阳一度名列其中。

    2001年编制和实施了《沈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自此沈阳市开始从重化工业基地向现代化绿色城市转变。“我们的绿化主要包括三种:一种是生态敏感点的绿化;一种是在城区内见缝插针绿化,主要是建精品绿地;一种是对乡村进行绿化。”李刚说。

    流经沈阳城区的浑河,如今已是一条景观河,河两岸绿化带各1公里宽。对它的绿化正属于生态敏感点的绿化。而在2002年以前,浑河尚是排放污水的干道,河两岸垃圾堆积。

    60岁的荆树林自小在浑河边长大,见证了浑河的这种变迁。在年轻时,他曾在浑河中抓过一条鱼,重达36公斤。他看着河两岸的树一天一天减少,又一天一天增多。“现在河两边的树还没长起来,等长起来就更好了。”荆树林对浑河的将来满怀期待。荆树林五代人在河边居住,如今他每天上午都要带孙子到河边来。

    如今,沈阳的绿化覆盖率由2001年的25.1%增加到40.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不足4平方米增加到12.8平方米。

    建起家庭节能减排档案

    “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这是《沈阳市家庭节能减排档案》中列出的节能常识中的一条。该档案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列举了33个节能减排的日常行为。

    节能减排这个看似宏观的命题距离普通百姓的生活正越来越近。市民郭兴的家庭档案中详细记录了每月的能源支出、生活消费以及环保行为实施情况。在今年4月,他的家庭使用一次性餐具10次,5月则是7次。在他眼中,所做的事情尽管有些繁琐,但节能减排的意识在一点一点增强。

    事实上,沈阳在市民中建立家庭节能减排档案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让市民参与到节能减排的行动中来。

    目前,在沈阳,类似郭兴这样建立家庭节能减排档案的家庭已经达到了2万户。今年底前,沈阳将在5万户家庭中建立节能减排档案。

编辑:Allen.GY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