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灾后重建规划对口支援工作会议-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灾后重建规划对口支援工作会议
[日期:2008-07-05]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仇保兴就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提出要求

  为了做好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各省市对口支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切实把握好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规范规划编制内容,明确规划编制工作要求,优质高效地完成灾后重建规划编制,7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灾后重建规划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各对口支援省建设厅分管规划编制的副厅长和规划处处长、大城市代表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负责人、四川省受援市县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在川参与灾后重建规划编制的规划设计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四川省建设厅关于救灾与恢复重建规划的情况报告,分组讨论并修改完善了《汶川地震区城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讨论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就当前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规划编制需要把握的原则和工作方法提出要求。

  仇保兴说,当前灾后重建规划编制总体而言是好的,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灾区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灾后重建规划工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灾区的一些基层干部由于知识、经验、理性等方面的不足,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

  一是过分强调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实现一步到位的“高标准”或“一步脱贫”,忽视当地资源、产业、环境、生态的承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重建目标落实的阶段性与渐进性。

  二是过分依赖上级政府财政支持和对口援助,忽视农民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建规划的编制与公示,就是要宣传引导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

  三是过分注重短期内出重建形象和易于管理,过分强调农民住宅和村庄的异地集中安置,忽视了农业、农村的产业特点。广大农民居住点实际上是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合为一体的,对农业生产而言也是最有效率的。除了少数山区因为存在严重次生灾害威胁需要搬迁安置之外,对山区群众普遍实施下山集中过渡安置是不现实的。

  四是过分强调由政府按照统一标准和规格,统一建设农村抗震房、抗震村,忽视地方文化传统和特色。如果灾后重建盲目求新、求现代化、求一律化的农房设计,村庄集中、风格相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也浪费了大量的土地,浪费了大量的建筑材料,也扼杀了人民群众用双手建设家园的积极性。

  五是过分强调等待地质和地震部门拿出精准的地质基础资料和地震设防区划图纸后再编制规划。既然精确的地震预报目前尚不可能,精确的地震区划几乎也是难以企及的。城乡规划编制人员应主动会同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和建筑抗震专家进行现场分析评估和钻探,划分建筑的地质环境适宜区、基本适宜区、适宜性较差区及不适宜区,并积极利用前三类区,主动避让第四类区,从而科学确定规划区内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用事业、教育卫生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平面布置。

  六是过分强调对震损建筑推倒重来,希望全部以新建筑取而代之,忽视受灾城镇可用建筑和可修复建筑的巨大潜力。

  七是过分强调政府包揽灾后重建工作,忽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企业法人单位参与重建的巨大潜力。尊重灾区群众的财产权,保护产权人的利益,可以充分调动财产拥有者积极投身重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效率地开展重建工作,有效落实重建规划,防止巨大浪费。如无视公民财产权,希望借助政府的大投入,以“公有制、大锅饭”的形式来重建家园,有可能会酿成“人为的灾害”和巨大的腐败浪费。

  仇保兴指出,灾后重建规划编制,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尊重自然,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重建规划和建筑设计对大自然要做到“低冲击、低索取、强适应”。低冲击就是规划要依据原来的历史脉络,依山就势、分散安置、小型组团、就地重建;低索取就是要尊重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生态地理空间的同一性,尽可能修复可修复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循环利用一切可以循坏利用的资源,多采用本地的材料和技艺,结合现代的抗震技术;强适应就是要求城镇生命线工程对当地地质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如柔性管网、双线制的对外交通、高抗震的建筑、多样化的避灾场所等。二是尊重当地文化。要尊重城镇的历史传统风貌、建筑风格、社会资本、地方习俗。援建城市通常会出现四种风格,即外地风格+一律化、外地风格+多样化、本地风格+一律化、本地风格+多样化。只有最后一种风格才是可取的。重建规划和建筑设计一定要尊重当地的文化,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本,给当地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三是尊重普通老百姓的利益。要尊重普通百姓的愿望,不能以基层干部的愿望代替,更不能强制要求;要尊重基本产权。要尊重房产权、宅基地的使用权、承包土地的使用权,才能调动产权人重建家园的积极性;尊重群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如羌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就是人民群众长期在这一地震多发地带与自然抗争同时和谐相处的智慧的结晶;要尊重已经形成良性的就业和产业发展的模式。“农家乐”就是一种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建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都要有助于这种模式持久稳定地发展,要杜绝大城市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大房子,杜绝官员偏爱的形象建筑,杜绝奢侈浪费。

  仇保兴强调,落实灾后重建规划编制的原则,必须讲究方法和策略。

  一是要明确城镇和农村灾后原址重建和异地重建的程序和方针。灾后恢复重建应以就地重建为主,只有非常少数地方才可考虑异地重建:(1)地震所造成的次生灾害直接威胁某一建设用地,依照标准只能将这一建设用地列为不适宜建设用地,可改为公园;(2)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而且位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本来就应该搬迁的村庄;(3)原未经规划批准,沿着主干公路和城郊主干道两侧违章建设的“夹路村”,即存在严重交通隐患,本应搬迁的村庄;(4)地震确实造成所有的农田和林地被泥石流冲毁,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可以利用,不可能恢复农业生产的村庄,才可考虑移民搬迁。

  二是尽快编制三类规划。要组织规划、工程地质、建筑抗震专家在一周之内解决影响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7个镇15个乡的原址重建还是移址重建问题;两周内完成县市域村镇规划,确定交通、能源、水利、通讯、教科文卫的空间布局等内容;尽快评估和修编原有的城市镇总体规划,找出抗震、节能减排、污水、垃圾、防灾设施、地方风格等方面的问题和缺陷,在评估的基础上,建立项目库。

  三是三年重建规划与20年总体规划要在时间空间上有机衔接,明确次序上的优先。要先农村后城镇,就地重建先行,交通便利的城镇先行;先生命线工程,一般建筑后行,容易修复的建筑先修复,重建建筑后行。

  四是明确组织协调方式。防止恶性竞争。四川省建设厅要按照三个规划和项目库进行合理协调,防止财政资金挤断民间资金,政府不能包揽所有的建设项目。要注意资金优先次序,上级财政要让下级财政,上级财政应当用于最基本的生命线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口支援资金要让认捐资金,对口支援不能把认捐的建筑都建了;认捐资金让认建资金。

  五是要防止信息不畅、后勤不力。四川省建设厅要通过网络等渠道明确发布灾区对建材、器材等各类建设物资需求。成立规划总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对口支援单位与当地党政干部之间的协调沟通,把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做实做细。

  会议期间,仇保兴还就一些乡镇灾后原地重建问题,深入彭州市丹景山镇过渡安置房施工现场以及龙门山镇、回龙沟、银厂沟、白鹿镇等地调研。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