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大规模城市化的路径选择实录-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低碳城市:大规模城市化的路径选择实录
[日期:2009-11-04]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中国国际商会联合英国《金融时报》于2009年11月2日至3日在北京共同主办2009中国清洁能源国际峰会。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活动。以下为低碳城市:大规模城市化的路径选择实录。

  主持人:利用本次机会来感谢我们本次会议的主办方,还有上海汽车集团,昨天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风能,核能,今天我们也有一些很好的有关太阳能、智能电网,还有绿色建筑等等,在此之前我想还有一点,今天安排有一些变化,我们要来进行电网,清洁能源的示范项目,我们休息是在11点,11点进入休息,那么还有一点,请我们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的各位专题讨论的专家上台。

  陈音:大家早上好,我先把这一个单元的嘉宾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都到了,张在东先生是锋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旁边这位刘女士是聚思中美清洁能源主席刘佩琪女士。旁边的这位Toby Bath先生是霍克国际董事长,副总裁,最左边的这个马学禄先生是英利集团的首席战略官。首先呢,关于这个单位,因为是低碳城市的单元,我想先引用几个在各种场合都被反复提到,仍然让人印象深刻的数字,目前城市化水平,2007年的时候44.9%,预计中国的城市化还会以每年1%的速度成为增长15年到20年,也就是每年有1500万农民从农村到城市,其中新建商品住房就占到了三分之一,中国的建筑能耗占到了商品能耗30%以上,而且中国的经济建设消耗掉了全世界钢材的30%。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关于中国低碳城市的话题并不轻,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出这种努力,因为哥本哈根会议只有一个月时间了,我们大家都要找到一种共识,来推动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的发展,那现在我就提第一个问题,我坐下来了。

  第一个问题我想请每一个嘉宾都简单地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因为(居家)研究机构说,中国的能耗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的碳排放水平也大概是世界的一个平均水平。虽然中国节能的参数不是太好,但是中国建筑(4.80,0.00,0.00%)的实际能耗水平,目前仍仍低于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基于这样一种现实,也就是说中国的碳排放问题,它的起点比较低,但是规模非常非常大,而且增长的速度非常快,这样一个现实,各位嘉宾,你们认为中国的城市在降低碳排放问题上,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请刘女士第一个。

  刘佩琪:今天我用英语来演讲,作为聚思的主席,我非常荣幸在中国国际商会和金融时报召开这个会议,今天我来谈一谈有关城市的能源规划,那么我们需要找一个实际和经济有效的方法,来改变中国生产新能源,进一步加强我们在国际方面的合作。那么今天各城市消耗了75%的能源,而且它的排放占80%,继续快速中国的城市化,肯定会进一步提高这个数字,今天我们有四百多个城市。我们可能还有一些巨大的超大城市,因此中国的一些市场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每次规划一个新的城市,关键要减少对气侯变化的影响,而且我们是否能建立一个节能的城市,中国在建立新的还有20年继续发展,这个议题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节能城市呢?就是能效,而且它可以自己能够产生能源,同时保护环境,特别是水,而且是人居城市,那么我们中国将会每年建成两个纽约城市这么大,因此这是很难想象的,在进行城市化过程中进行真正的节能城市,只有需要加强各行业的国际合作,因此我们才能够找到绿色解决办法,往往我会问到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如何能够与中国进行合作,来生产清洁能源,我们共同的远景,除了政治之外。当然了一个能源城市的目标,每天人们都是非常关注,非常积极的,那么我们如何建设这样的城市呢?风电厂、太阳能汽车,今天关键是要改变城市生产的方式,要在城市系统方面进行优化,而不是个别能源技术的改变,而且个别的计划,有时候特别矛盾的,特别是能源和水有矛盾的。

  但是城市的规划,不仅仅是土地的问题,一个健康的环境。因此市长的责任就非常复杂了。很少有人能够了解到底如何去做,因此能源总体规划是什么?能源总体规划,能源对现有计划有什么影响,到底能源使用因素是什么?如何节能,在城市发展的时候,我们在土地、能源、建筑、交通如何去规划,这个规划如何实现,这个零排放目标,城市的能源规划,应该与联合国整体计划协调起来,因为能源总体规划要设计20年,因此今天这些计划,只是要说如何适应我们日益的环境变化,能源计划的实施,我们要有一个标准衡量它的成功,目前我们在总体规划中有什么样的挑战,我们这个部门与中国的城市,中国的建筑部门进行合作,我们可以告诉这些市场到底什么是能源的友好城市,在北京我们已经看到了,在制定总体规划中的挑战,我们认为中央政府需要支持,和第三方的支持,来制定这种能源高效的计划。

  只有有远见的市场才能承担这样的任务,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很少有城市做这样的规划,因此在设计上,他们也很少有这种能力来制定能源规划,因此在合作方面我们往往发现需要对等城市之间的交流,在美国市长往往都是政客,不像中国这样可以控制土地的使用,在中国的市长,他们在城市规划中,他们往往有一些硕士和工程方面的教育背景,因此在中国,他们来进行这种城市规划,那么在中国能源总体规划,比美国要深入得多,因为中国政府比较独立的,而对中国政府来说,要迎求公众意见是不多的。因此我们的能源规划需要各方的对话,特别是房地产商、银行等等,他们在财务上没有这样足够的积极性来做,这样互相互动的对话,对中国的文化来说不是很自然的,特别是第三方,因此我建议对美国、中美来说,我们有二三十个城市坐在一起,来共同制定一个能源规划,制定一些课程来进行培训,这些二三十个城市,由中国和美国一些专家坐在一起,这样为两国都可以创造就业机会,那么我们可以在跨行业的部门进行相关的规划。

  我想选择城市的标准根据各国来定,中国要注重那些基础设施目前发展比较快的城市,同时我们需要考虑,中国现在正在经历巨大的实验的剧变,因此是在城市一层,我们分别选择不同行业,比如说电动汽车等等,在美国我们主要是注重那些大的城市,我们是两个城市一起合作,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工作组来进行相应的能源的审计和总体规划的制定,当然,让人上月球只有一个国家就可以,但是建立一个空间站需要很多国家,需要很多时间,城市的能源规划有助于美国和中国的中央政府了解哥本哈根的计划,能不能在各个国家适用。在城市中的清洁技术必须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使中美城市一些市长和其它国家的市长,能够有更大的机会,能够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谢谢。

  陈音:全面阐述了关于低碳城市的观点,由于时间的原因,请各位嘉宾在五分钟之内讲完自己的观点。

  张在东:我刚刚看了一下这个题,猛一看,容易造成一个错觉,就是感觉到好像中国远远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这个我认为还是很严重的,也就是说关键它的错觉错在基数上,大家一讲,平均人均,像温总理讲,什么东西13亿平均人均就很低了,但实际上中国这方面潜力非常大,要做工作非常多,我在02年开始一路主张做低碳建筑,几年下来发现建筑上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而且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中国从人均来讲是低了,从总量来讲,中国碳排放,现在统计数据有点乱,有很多讲法讲到中国碳排放是大国,所以今年哥本哈根会议上立场很鲜明,因为我们面对全球的气侯变化,全球变暖。这样的会我参加了多一些,很多场合大家感觉到,甚至很极端的组织,说再过十年全人类不采取措施的话,全人类就完蛋了。这表明足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是一件非常大的事。

  那么在建筑能耗上有很多很多工作需要做,因为中国的气侯特点,有些南方的空调,还有北方的采暖,这方面潜力还有很多很多的可以挖掘出来,包括今天在这个酒店里头,我们大家习惯的做法,像这个多功能厅,今天开会的时候和不开会的时候,实际上它的新风排出量是有变化的。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可能我们今天开会的时候是这么多人,等散场的时候新风还要往这里送,产生大量的碳排放。那么我们锋尚做了几个项目,跟传统比起来,降低了能耗80%以上,也就是讲,甚至在我们南京做的零能耗的项目,在夏季,南京像火炉天气,大家都需要电的时候,那么锋尚可以利用低能耗的技术,或者是加上,甚至再加上,我们是用到一些太阳能发电,还有一些低热能技术,那么可以在夏天家家户户都需要电的时候,也就是这时候是用电负荷最高峰的时候把电省下来。

  这个做法相当于,从现在来讲的话,成本上是有一些挑战,那么还有就是从这个国家政策上,现在也有一些缺陷,也有一些遗憾,但是这个做法从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也就是说,我希望吧,大家首先要对中国的能耗现状不可以掉以轻心,同时在技术上现在有很多好的做法,现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家还是在过去的思维上。今天大家这么多人跑到这儿探讨这个问题,我想大家是关心这个问题的,我想大家呼吁,把这个低碳,发挥出中国应该发挥的作用。

  张雪舟:刚才张总介绍了一下我们中国房地产的情况,就是我们的量很大,实际上还有一个背景,我们的能耗是美国的四分之一,但是不要忘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比如说很多南方地区,冬季原来没有采暖,空调方面做的比例都是很低的,这两年由于冬季比较冷,上海现在不断开会,如何冬季采暖,所以我们低能耗是建立在低的住宅舒适度的情况下,但是中国现在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改善型非常多,改善型以后他不愿意用原来那些东西,比如在上海地区,他不愿意穿棉袄,这样就带来能耗的增加,其实我们像北京、上海等中国比较发达城市的建筑能耗,我觉得已经不是这样的水平,而是由于舒适度的提高,而且能耗水平差,这些城市的平均数远远不会是这个数,可能比某些发达国家水平还要高。

  这就是我们商会要推行绿色住宅的目的,我们推行当中发现很多问题,国外在推行的时候首要是保护环境,可以牺牲到一定人的住宅舒适度和便利性,但是在国内你要跟他说首要保护环境,牺牲一些东西,大家做不到。这几年我们下来一个经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做这个工作的起点,低碳起点是不一样的,我们发展中国家这个水平,我们不可能在现有水平上为了低碳,为了节能,把我们的生活水平降低,这不是一个发展方向。好,这是我要说的观点。

  Toby Bath:我觉得这个话题非常好,而且呢,在座的人都很聪明,我想分两个部分讲,刘佩琪刚才讲到,就是软件和硬件的问题,一周以前,中美第二届论坛召开,然后硅谷很多经理人都参加了这个会议,来讲怎么样对生态城市进行定义,这个定义还没有出来,我们马自达,还有这方面有一些试点,真正问题是怎么样找到一种现有的方式,来改造现有的城市,还有市长的工作,还有技术,就是硬件非常重要。那么软件方面,讲到这个生态城市几个方面,首先是人,就是他们在什么地方工作,文化、历史,还有他们购物习惯,生活的方式有关系,第二个就是地方,就是他们所在的土地,这个地球有几百年的一种使用历史,我们在规划的时候要了解这个土地的历史。第三是规划,改造现有城市的话必须要有一个规划,我们可以从上而下这样的方式,也是从市政府在往上走。很多的情况下呢,中央政府可以解决电网、水、能源,那么中国可以在还有就是政策方面,怎么样确保决策的机构,当地政府市长做一个正确的决策。我觉得也不见得一定要会搞环保,就会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必须跟有关所有的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无论是开发商,必须要使用这样的技术来帮助他们,不必要搞零排放,我们霍克,我们在明年开始,那么来计算一下,评估一下,每一个办公室的碳排放的情况,也就是说每一个楼里头都有一个碳的计算器放在里头,那么我想这个应该是比较习惯的,就像你了解哪个出租车一样,有一个公里数的机器放在里头,而且呢,你可以用一种低成本的方式来做,不增加你的建筑成本,所以呢,可以使用这种方式,对现有的建筑来进行装修和升级,还有智能电网,而且对整个城市,而不是一个街区、一个小区来进行管理,来进行推广这个方式,我觉得所有事情都可以测量检测的,我觉得做这样事情是非常令人激动,而且我们中国有很多聪明的人,都可以帮助来实施这样的计划和做法。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