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基于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景观设计教育的思考-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史明:基于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景观设计教育的思考
[日期:2009-11-11]  来源:景观中国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演讲题目:基于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景观设计教育的思考

  演讲人:史明

  个人简介: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景观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级建筑


  演讲内容:

  教学当中我们一直非常努力关注一些关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包括园林设计的提法,它的同一性的思考。这次大会提出了景观都市主义这样一个概念,我觉得非常好。因为这个概念为我们原来各自为政的专业的工作状态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合作的更、加团结共荣的氛围。我真的觉得非常好。

  这次大会当中我们觉得有很多的启发,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和信息,同时也有很多的共鸣。在座的很多北大的同学、老师可能对江南大学不是特别了解。我想对我们这个学科的背景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江南大学位于美丽的太湖之滨。国家现在以最大的力度来抓太湖的环境治理,这跟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也是非常一致的。它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前的无锡轻工。我所在的设计学院已经有50年的办学历史。在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史上它还是有很重要的地位,被一些书籍上称之为“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主要发源地”。我们这个专业从事景观教育老师主要是以建筑学背景为主,以及城市规划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老师。今年我们还打算引进园林工程方面的师资来作为补充完善。

  在现有的师资结构上,应该说有很多老师都有非常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我自己工作已经有20年的时间,我2002年进江南大学从事景观设计教育。在这之前我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包括也在无锡市的城市规划局供过职,也在规划设计院担任过总建筑师。因此这个可能对于教学当中会有一些帮助。

  我谈一下我的基于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景观设计教育的思考。

  现在中国的城市化背景下,整个中国景观建设是具有一种高速度、高密度、高度综合化的特点。应对这样的时代特点,我们学院在教学过程当中,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观念和方法的传播。刚才王林博士谈到这个的时候我就觉得非常有共鸣。

  具体在近年来,江南大学教学的实践过程当中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关注。

  1、使命感的培养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欣欣向荣的建设现状,同时也有很多负产品的东西。很多中国其他的二线、三线城市的高校,一种现状是被商业化的社会现状、急功近利的社会现象所同化。我们感觉到谈理想谈的少了,谈抱负谈的少了。昨天李文捷女士一再强调我们要有梦想,作为景观设计师要有梦想,很多时候当学生到社会上的时候,总是要经历从一棵小树苗才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遭受很多艰难挫折。这两天专家们讲了很多关于人类和地球的关爱,对于学生们来讲觉得这些似乎离现状很遥远。要坚持这样的理想,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一种理想和使命感,他才能战胜这些挫折,能够做得很远。

  我们主要是侧重于两块,一个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对学生进行观念的灌输,将可持续的发展概念具体为对于尊重自然,对于自然和历史人文的尊重,对于人性的关怀。将这些观念在整个的设计教育过程当中,使它成为学生的惯性思维。我们常说融在血液里,形成一种惯性思维,保证他在设计的时候能有一个比较高的视点。

  景观设计要强调重视其对于社会的教化的意义。我们现在都说人口现状是相当密集。我们也要营造跟自然相亲的和谐社会,和谐的秩序。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觉得整个国民素质都亟待提高。相对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来讲,我觉得我们的民众在文学、艺术、文化等很多方面,全民的素质还需要亟待的提高。其实更多的时候,城市景观设计是一种公共环境的设计,这样一种环境对于人的无声的教育是非常潜移默化的,应该说是非常高效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景观设计对于历史自然和人的一种尊重和意义,以及对于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的教化意义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有一个非常美好的理想,一个信念来支撑它。

  2、宏观整体意识的培养

  从专业学科定位的角度,当今城市过程当中,中国城市建设的特点就是高密度、高速度。不再像原先的景观设计,传统意义上的园林设计或是绿地设计是单一化。建筑和景观,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呈现一种水乳交融的状况。在教学当中,我一直强调这个观念。关键是我们现在要确立在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下,多元学科交叉、相互学习的必要性。同时我们既不能枉自尊大,有些学生觉得景观设计就是做非常视觉化的艺术展示品,或者说景观设计纯粹就是一个生态科学意义上的设计。同时,也不能妄自菲薄。有时候艺术类院校种植树种、种都不懂,那么景观学是不是很不专业?每个学科都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为景观设计、城市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要理解它的多元化。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每个学校的专业背景也是各有侧重的,希望大家能把自己这一块做精。当然有一点要达成共识的是,你要知道景观设计包含哪些方面,都有哪些专业门类在共同合作。这个专业能在景观设计这块,对于未来城市、未来环境的发展能有怎样的贡献。我觉得主要侧重在这个上面应该要下一些工夫,并且让学生认识清楚。

  宏观整体培养意识的第二个方面强调的是从具体项目区域定位的角度来认识。先前我们在教学当中是比较强调关于对景观或者是城市的建筑设计,对于一个基地的理解和充分认识,以及它周边的环境。在当今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背景下,所有城市的每一块都是互相的牵制。因此我们希望学生能够从区域化的角度来探明具体的基地对整个基地的意义。这点我们也是一直在教学当中努力培养学生这样的惯性,这样的思考和观念。

  第三个整体意识的培养是指从企业运作的角度,前面我们两点谈的时候会让我们的学生非常的理想化。但是当他到社会上,到企业去具体工作的时候,他会发现老师说的都不对,企业运作非常商业化,甲方要怎么做就怎么做。一些学生实习以后会问我,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好象你讲的那些东西,现在在单位都用不着。我觉得我们的老师应该要能够让学生了解企业运作的方式,企业的客户是他的上帝。昨天也有嘉宾谈到。要让他知道企业是产品和作品并存的载体,它创造的时候有产品和作品之分。昨天很多的专家、学者介绍了很多的那些我们称之为作品,就是它是充分兼顾了社会效益、开发商的效益包括设计师的梦想。如果能将这些都非常好的结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作品。

  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在设计单位、在企业里,是在做产品,特别是当你没有灵气的时候,也包括这个单位不像今天的嘉宾都是国际上知名的设计公司,他可以选择甲方。但是我们现在还很小,我跟学生们说,你们首先要认清楚的是整个人类的发展和地球的环境所需要的是怎样的设计,这个你一定要搞明白。在这个时候,为了实现理想之前不要被饿死,你可以先做一些产品。并不是说每一次都有作品的机遇。但是在整个的过程,当我们的设计教育对学生产生很多的影响,景观环境能够对全民有教化意义,包括在未来的工作中,也许我们的学生可以成为开发商,或者是成为领导者,包括我们作为一个设计师,你也能够通过很多的可以引导开发商。在这个过程当,我们还是有很多努力和发展的空间。我们是应该一步一步的接近理想。但是有一点,你一定要有非常高的宏观视角和整体观。当有跟你非常合拍的开发商和你相遇的时候,你能抓住它,做出非常优秀的作品。

  3、带着时空的标尺,倾听外界的声音

  前面都说了景观设计是关怀历史,人性和自然。中国城市化过程当中,很多学子都是非常如饥似渴,当他听见外部的一些讲座或者是专家有不同的身份,有不同学术研究的专业的方向,当他们来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会饥不择食,会认为那就是景观发展主导的分享。这个我觉得应该要有一个时空的标识。

  现在全球都在呼吁生态观念,有时候学生当中也会有这样的议论,是不是关于历史的记忆,关于人性的空间这样的东西已经过时了?我们要告诉他,国外的景观发展要比我们早几十年,西方很多对于人性的空间,对于历史的记忆宝库是非常重视的,这已经成为全民的共识。中国现在百废待兴,应该说才刚起步,这一切,历史、人性、自然对我们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理想的发展空间。

  4、反对浮夸的“概念忽悠风”,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口头落实到行动

  这次景观大赛过程中,我也参与了一些作品的评审,有一些就是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也知道一个好的设计需要理念,但是我看到一个非常堪忧的现状是,我们发现他的理念并不解决问题。设计最本质的东西还是要解决问题,但是看到很多概念还是生拉硬拽,包括很多作品前期的问题跟它本身也没有关系,他只是看了之前的作品有基地分析,他也做了一个基地分析。

  以上是我们江南大学近期阶段关于中国城市化背景下景观设计教育的一些思考。上述落实先决条件还是有赖于中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危机感和使命感意识的建立!让我们一同努力,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