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二五规划”正式披露-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上海“十二五规划”正式披露
[日期:2010-12-03]  来源:新民网  作者:刘景   发表评论(0)打印



   上海的“十二五规划”今日正式对外披露,根据该规划,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成为政府各项工作的根本目标,改善民生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整个规划中,共有13次提及“民生”。从追求人均GDP的大幅提升到把民生改善作为根本目标,切实体现出上海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工作思路的转变。而这样的转变也将使公众更多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改革成果。

  要真正让这一根本目标得以落实,也需要依靠上海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民生规划真正落到实处,免受侵蚀。

  落实改善民生目标,首先要保障公众知情权。

  媒体日前披露,上海市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已正式宣布上海三网融合试点全面启动。到2012年上海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就将提速百倍,达到每秒100兆比特。今年,上海就将率先完成约百万户家庭的光纤覆盖改造。

  但要让公众真正分享技术进步的改革成果,就应让公众提前了解高速网建成后,上网费用能不能真正降低,从而实际降低公众的生活成本。而不是象高铁提速那样“被高速”,沦为垄断企业借机提高收费标准的机会和理由。

  因此,这样的工作协调小组中就应优先安排人大代表、消费者代表参与,让他们及时将推进工作的最新进展向公众及时披露,并将公众关心的问题提前带到协调小组的决策会议上来,并及时将答案向公众反馈。

  落实改善民生目标,也需要保障公众的参与权。

  媒体此前披露,全长约41.8公里的市区黄浦江两岸,将形成水与绿的旅游休闲带,供市民观光休闲。

  今天,走在徐汇滨江绿地上,看看对面的世博会建筑群,已成为不少上海市民的新乐趣。政府职能部门舍得将这些宝贵的沿江土地拿出来,投入巨资为市民们打造休闲场所,足见政府决策者在改善民生问题上的决心。但我们同时也看到,沿江绿地周边不少已竖起一排排高层、超高层豪宅,将美丽的江景挡住,并没有象国际上水景规划中严格限高,将江景资源放大到尽可能远的小区,实现江景资源分享的最大化。这样的规划,有没有提前征询纵深小区公众的意见呢?同时,沿江绿地与周边轨道站点之间、沿江绿地各景点之间也缺少相应的短驳公交配套,是否有利于非沿江市民分享呢?沿江绿地的景点设置中哪些场所可以供老人、孩子、残疾人等不同人群休闲,也需要更多参考公众的意见,提前加以改进。

  因此,涉及民生改善的重大规划应在现有的公示程序上进一步创新和改进,尤其在规划之初,就应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影响区域市民代表意见,并召开不同族群的听证会,将公众需求及时列为规划设计目标,避免江景豪宅开发商、炒家成为政府巨额财政投入的主要获益者。

  落实改善民生目标,更需要保障公众的表达权。

  “11.15”火灾发生后一周,上万市民自发前往胶州路火灾现场祭奠,公众通过献花、演奏、网络留言等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和对城市公共安全的关注。

  这样畅通的表达,本身就有助于死难家庭缓解悲伤情绪,有助于各级政府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公共安全机制缺陷。上海在十二五期间会有更多改善民生项目上马,同样需要在建筑市场招投标、施工、验收各环节充分保障公众的表达权,让安全隐患、财政资金使用隐患更早被排除。

  因此,涉及民生改善的重大项目应在现有实事项目公开评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公众评议环节。让人大代表、业主代表等在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后期使用等环节都有对直接责任人的网上公开评议机会,并由人大记录在案,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追责。

  落实改善民生目标,还需要保障公众监督权。

  据媒体披露,今后5年,本市将大力推进住房保障,服务百姓居住,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约100万套。

  如此规模的保障房建设对缓解城市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无疑是雪中送炭,是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实际行动。但也应看到,保障房分配并非采用市场化手段价高者得,而是需要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的分配。因此,如何避免权力寻租、贪污腐败就成为分配公平的关键。此前,在上海经适房申请中就曾出现众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为员工提供虚假收入证明的现象,虽被及时发现,但造假者至今未被问责,十分遗憾。

  因此,在现有的保障房等各类社会保障资源分配过程应在现有的监督机制上进一步创新,增加更多的监督环节和多元监督力量。强化司法监督、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及早对此类行为追究刑责,并对涉案单位负责人进行人大质询,同时对此类人员今后从事的职业在媒体上定期公布,接受公众监督,避免其“官复原级”或摇身一变成为企业高管。新加坡就立法严禁贪腐官员继续担任公务员和企业董事级高管。上海也应及时借鉴此类做法,强化事后监督。

  上海十二五规划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实施的一个五年规划,全球物价异常波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随时存在出现第二次探底的可能。对于上海这样高外向度的城市来说,公众的民生保障和改善就显得十分迫切,这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创造城市经济转型良好氛围的有力保障。但能否把有限的民生改善资源优化配置、公平分配,前提就是对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充分尊重和制度化保障。希望上海的城市管理者锐意改革,让公众的这四项权利在未来5年得到实质性扩大。 

编辑:jo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