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设计|园林规划-规划设计频道 → 理论探索—规划设计频道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滨水区设计
滨水区是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可以说,这里是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 河流滨水地带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环境的交界地区被生态学家称为生态交错带[Ecotone])。这里物质、能量的流动与交换过程非常频繁,河流滨水地带处于水陆交界边缘,正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与这种生态过程相适应,水滨的植被表现为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的自然群落形式。 河流也是最重要的生态廊道之一。生态系统中的能流、物流和物种常沿河流进行迁移,适应于这种生态过程.自然状态下的河岸带常表现为连续分布的绿色植被带,景观生态学中对其定义为“河流廊道”。 河流和滨水区发生的各种自然过程都有相适应的自然形式。因此在水景住宅的开发建设和对河流的整治改造过程中,如何恢复并促进这些自然过程,积极利用和发挥各种自然形式应是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另外,这些自然过程和自然形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紧密交织、相互促进的:因此,自然过程和自然形式的重叠交织也要求城市河道和滨水区的规划设计采取统一协调的系统化途径。建议在对这些水景住宅的构成要素进行规划时,采取以下措施: (1)降低临水居住建筑密度,或将建筑一、二层架空,使滨水区空间与居住区内部空间通透。 (2)调整临水空间的建筑、街道的布局方向,形成风道引入水滨的水陆风,并根据交通量和盛行风向使街道两侧的建筑上部逐渐后退以扩大风道,降低污染和高温,丰富街道立面空间。 (3)保护居住区内河流沿岸的溪沟、湿地、开放水面和植物群落,构成一个连接建成区与郊野的连续畅通的带状开放空间,利用它把郊外自然空气和凉风引入小区内,改善环境质量。 (4)小区内的河流开放空间廊道还应与小区外的开放空间系统组成完整的网络。线性公园绿地、林荫大道、步道及自行车道等皆可构成水滨通往居住区外的联系通道。 (5)建立完整的河流绿色廊道,即沿河流两岸控制足够宽度的绿带,在此控制带内严禁任何永久性的大体量建筑修建,并与郊野基质连通,从而保证河流作为生物过程的廊道功能。 (6)水系廊道绿地还应向居住区内部渗透,与小区内绿地构成完整的绿地网络。 (7)就水滨植被设计的层面来说,在“设计途径必须适应场地自然过程”的观念的指导下,可以得到多种水滨植被设计的原则: 绿化植物的选择:以培育地方性的耐水性植物或水生植物为主;同时高度重视水滨的归化植被群落(naturalizedplantcommunities),它们对河岸水际带和堤内地带这样的生态交错带尤其重要。 城市水滨的绿化应尽量采用自然化设计。不同于传统的造园,自然化的植被设计要求:①植物的搭配——地被、花草、低矮灌丛与高大树木的层次和组合,应尽量符合水滨自然植被群落的结构,避免采用几何式的造园绿化方式。②在水滨生态敏感区引入天然植被要素,比如在合适地区植树造林恢复自然林地.在河口和河流分合处创建湿地,转变养护方式培育自然草地形成,以及建立多种野生生物栖息地。这些自然群落具有较高生产力、能够自我维护,只需适当的人工管理即可,具有较高的环境、社会和美学效益,同时在耗能、资源和人力上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编辑:ree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