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塘栖 留住了运河文化的根和魂-理论探索—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杭州塘栖 留住了运河文化的根和魂
[日期:2009-07-15]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方译   发表评论(0)打印



  重装古镇

  根据京杭运河(余杭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协议,塘栖古镇中心区5.87平方公里和运河(余杭段)两岸各纵深1公里及仁和、武林头、西太洋、崇贤、五杭博陆5个节点,共约60平方公里,实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原则,重点实施塘栖古镇5.87平方公里中的水北街、市南街、三条半弄等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

  日前,工程正处在老运河两岸古建筑保护修缮阶段。水北明清一条街、三条半弄和市南街区三个历史街区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其中,水北街是一大亮点,水北街全长1386米,是塘栖古镇留存的最大明清建筑群,既有广济桥和乾隆御碑等文物古迹,又有众多文化名人涉足之处。经过对其屋面、望板、防水卷材、盖瓦、二层保温楼板及板壁、一层排门板的修缮,老石板的铺设,围墙的修复,西转角楼修缮工作已于2008年完成。

  古建筑修缮工作原则上不采用整体大修,对原有的构件、马头墙、老石板等均予以保留,对局部破损的木构件和墙体采取修复和加固,对已腐朽、变形或尺寸过小而影响结构安全的木构件予以更换,力求保持建筑物原有的风貌。

  作为运河(余杭段)综保工程的一部分,去年11月下旬,三条半弄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启动,经过大半年的修缮,目前工程已完成了85%,今年国庆前,三条半弄历史街区就可以面向游客开放。

  三条半弄历史街区由太史第弄、郁家弄、沈家弄组成,属古镇塘栖七十二条半弄。这些弄内的房屋跨弄而筑,弄里套弄,亦称自族弄。弄内建筑均系明清建筑,有着塘栖弄堂的烙印,老宅四周均筑有高高的封火墙,大门为石库门,筑有门檐,门檐上画龙雕凤,颇为考究,老宅厅楼的东西两侧设有厢房,中间留有小天井。总大门的两侧,各建有一条避弄,弄堂弯曲细长,两边是高耸摩云的封火墙,与各进房屋的内院有偏门相通,颇具特色。

  三条半弄的老宅承载着很多故事。最有故事的要属太史第弄,这不得不提及塘栖历史上的两大家族——卓家和范家。

  据说,卓姓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的晋代,卓氏在塘栖也有600多年的历史。塘栖卓氏始祖卓敬,原浙南瑞安人,明建文帝时任朝廷户部侍郎,他发现燕王朱棣有争夺帝位的企图建议皇上将朱棣调往南昌,待朱棣夺取皇位成了永乐帝后,杀了卓家三族共30余口,当时卓敬家族中只有其堂弟卓敦只身一人逃至塘栖,改了姓入赘宋家,一直到第六世宋贤时,因经商致富,其子卓明卿入朝为官后,明神宗才颁诏允准其家族恢复卓姓。从此卓氏家族中兴,人才辈出,在明清间200多年的兴盛时期,除了读书著文、进京做官外,卓氏后人对家乡老镇的发展建设、经济繁荣,以及崇尚读书之风的引领助长等方面的贡献,可谓不小。

  太史第弄内的宅主正是卓氏七世卓明卿,他40岁时,建宅于塘栖市河(现市新街)东侧,门前还建有月波桥。据记载,该宅距今已有420多年历史。清末,卓家衰败,住宅几经转卖,最终卖给了范家,到新中国成立时,卓氏在塘栖镇尚有十三房还在传承着祖上香火,在他们身上,保留着曾经辉煌的先祖精神,他们也为塘栖镇的发展作出不小的贡献。

  说起太史第弄老宅后来的主人——范家,在塘栖也算得上是大姓了。在迁居到塘栖后的近800年里,范氏在这方土地生生不息,而范氏家族似乎从来不喜欢从政,几乎都是做生意的,他们具有经商传统,在生意上可谓兴旺发达。其中一支在塘栖较有影响的范家是开米店的范晓峰先生,他家共开设三家米店,分别在东石塘、太史第弄街前、西石塘祠堂弄口。当时世居太史第的卓家衰败后支持不住,将太史第老宅转卖给了杨家,杨家又转卖给了在弄前开米店的范晓峰,而那段时间,正是范家最兴旺的时候。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三条半弄内的老宅已严重受损,房屋倾斜、木料腐朽。运河(余杭段)综保工程对三条半弄进行了保护修缮,项目占地41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91平方米。目前,三条半弄内涉及的65户居民已全部搬迁,太史第弄修缮工作完成50%、郁家弄修缮工作完成85%、沈家弄修缮工作完成80%,三条半弄将于2009年国庆节期间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在世人面前。

  旅游综合体

  运河(余杭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本着还河于民,运河申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让古老运河重新拾起塘栖辉煌的历史碎片,并谋求新的发展以满足运河及其沿线区域新一轮发展的需要。余杭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就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拟定了“一四三”战略,即围绕建设塘栖新城这一中心工作,根据市委王国平书记提出的申遗样板、运河名镇、国际旅游综合体的三大目标,分三大板块、三期工程,遵循先北后南、先西后东、先保护后开发的三大原则,有序推进运河(余杭段)综保工程,力争3年、确保5年实现“一四三”战略。

  余杭运河综保部门充分挖掘塘栖的历史、文化、产业、名人等资源,突出亮点,大胆设计,精心施工,让塘栖在未来仍然能成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全力将其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综合体。

  余杭塘栖,水乡古镇本比乌镇同里等更胜一筹,现在水北沿运河一带正在进行恢复江南古镇风貌的工作,超山经过区委、区政府的建设,现在已美景初现,正在逐步恢复“十里梅花香雪海”的胜景。今年,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和超山综合整治与保护利用工程将按计划继续实施,两个工程完成之后,塘栖将恢复江南古镇的风貌,超山恢复“十里梅花香雪海”的胜景,成为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首。余杭区正着手规划丁山湖的保护与开发。在塘栖古镇、超山、丁山湖三个区块的旅游开发成熟之后,将成为国际级旅游综合体。

  将超山打造成“超五星级”旅游综合体,梅文化和金石书画文化是打造“超山”品牌的核心。目前塘栖国际级旅游综合体的功能正日益凸显出来,使日日可玩、月月可住、季季可赏、年年变样,使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