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建伟-人物访谈|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专访李建伟
[日期:2009-10-10]  来源:景观中国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李建伟,EDSA Orient总裁兼首席设计师,27年的设计职业生涯和国际经验,为他在景观界赢得卓越声誉,并屡获国际专业设计大奖。 2007年6月,在“全球品牌论坛人居分论坛”中,被评为“全球化人居生活方式最具影响力景观设计师”。

  他是一位性格随和的智者。他那独特的爽朗笑声,平实的语言,轻徐的语调,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跟随着他进入他所畅想的设计世界。他认为,景观不光是用审美来衡量,景观也能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景观设计应融合本土的文化精神,体现对享用景观的人们生活质量的关切……

  景观、规划、建筑城市建设中紧密结合的三者

  1、记者:  请您来解读一下景观、规划、建筑这三学科之间的关系。

  嘉宾:景观、规划、建筑这三者说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上只要是做任何一个跟城市建设有关的项目,都应该把这三者结合到一起,共同探讨城市的发展。我们谈建筑时得谈景观,谈景观时又离不开规划,而建筑又是城市里的一部分,与社区、城市都有关系,所以不能把这三者隔离开来。在美国做项目跟在中国做项目的操作方式有点不一样,是什么呢?在美国,即使是一些很小的项目都要把所有的设计师,规划的、市政的、结构的、广告牌的、景观的,都找到一起,一起讨论,而不像在中国先做完规划,然后把建筑添进去,再把景观也塞进去,我觉得这种操作方式是非常不对的。你花同样的钱请各种设计师来就是要多发挥他们的能力,早一天让他们坐在一起讨论方案也就早一天有机会让他们发挥各自所长。

  在做规划时,要是没有建筑师的参与,你根本就无法理解这些建筑实体对于整个规划有什么样的影响,起什么样的作用。没有景观的参与,规划师们永远也无法把规划与资源和艺术结合起来,所以建筑、景观、规划不可分离,要把建筑、景观、规划都融到一起,这是一个项目操作的问题,也是一个认识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以前社会发展水平有限,人的认识能力也有限。大家只关注建筑的形态、空间、功能,并没有关注建筑的外部联系,城市公共空间对建筑的影响。所以关注面太窄,现在为什么会提出一个景观都市主义?我想主要也是因为这一点。就像以前我们谈建筑,一个是建筑的实体,另外一个是建筑的空间虚体。为什么说城市公共空间要景观来主宰?我们说建筑也是景观的一部分,但我们更注重的是建筑空间虚体,所以建筑的实体跟虚体,像建筑跟花园的关系,当他们融为一体时,环抱起来的时候,窗子、门都跟花园发生联系,你会感觉整个建筑的生活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你要撇开城市公共空间来建你的建筑,那么建筑就只是一个内部的容器,也没什么生命力了。

  所以我们要讲把景观作为城市的一个基础结构,建筑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我们提出的观念。实际上,景观都市主义还是针对建筑师来的,不是针对我们景观师来的。我们对建筑师说你们要关注景观,关注生态,关注你们的外部空间形态,是有意义的。

  我们并不是说景观师比建筑师和规划师高明,如果不懂建筑,你就不知道建筑应该在城市空间里面是怎样一个角色,怎么样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它的能力。要是不懂规划,你也不知道城市结构是怎么回事,你做出来的东西也就不会真正说跟它融到一起去。所以说让景观来主导,我觉得景观设计师真正有这个能力的人还不多,全世界都一样。所以必须是一个合作的状态,而不是说谁主导谁,谁控制谁的问题。三者之间是一个融合、平等、互相借鉴、互相补充的关系,才应该是正常的。

  记者:您在国外项目的从业经验,由谁来主导这些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他们在一起坐下来商量,是政府吗?

  嘉宾:这个看项目了,一般来说政府项目,很多时候政府有一个专门的规划部门来主导。

  一种方式就是开发商专门雇佣咨询公司来牵头。咨询公司对项目的运营、操作有很多管理经验,它把不同行业的设计师都招到一起,推出项目的运营。还有很多私人项目,就是私有开发商的项目,有时找景观师或者建筑师来领头,有时候自己领头,各种各样的方式都有。关键是看大家坐到一起是怎样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到设计过程中间去,这样才能够把一个项目做好。不能说你是一个景观设计师你就天生是一个领头的吗?不是,事实上有很多的景观设计师都很局限,都局限于小的花园、绿地,小的尺度,所以不要依赖于某一个行业去领头,而要依赖于一个好的项目管理结构才能够把项目做好,让大家都有发言权。

  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过程非常的重要。不是说有个想法一拍脑袋,项目就成功了。所有的细节、过程对一个项目的成功太重要了,所以说怎样来运营这个设计过程是一个很大的学问。我想政府也好、开发商也好,都在逐渐的学会这些,但因为有时候他们不是很有经验,可能就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大家都在逐渐的学。咱们做设计的都应该努力,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去经营,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效果,帮他们赚钱。

  景观设计师最欠缺的是“创造力”

  2、记者:第二个问题,景观设计师如何来应对当今城市遇到的诸多问题。

  嘉宾:现在景观设计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改变自己。我觉得我们整个行业需要改变。行业发展太快了,太多的人需要改变,需要换换脑筋,能够从根本的层面上来承担应该承担的角色。比如说搞景观都市主义、生态城市,景观设计师有没有这种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要达到景观都市主义的目标,最关键的、最重要、最开始的就是景观设计师首先要变成一个有能力的、能够主宰整个设计过程的,能够把其他设计门类粘合到一起的角色,景观设计师现在做不到。所以不是一个口号的问题,而是一个具体从业人员的知识、从业人员的视野、思路,都必须要更新,必须要跟上这个时代的需要。我说搞景观都市主义其实最重要的是教育从业人员改变工作方法,扩展工作内容,使我们变得有能力,真正能够为生态型的城市做出贡献的人。

  3、记者:您觉得景观设计师最欠缺的是什么?

  嘉宾:最欠缺的还是一句老话“创造力”。咱们的景观设计师虽然说受了很多艺术方面的教育,可真正缺乏的还是创造力。知识很容易补充,但是创造力要补充太难了,那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且中国的教育制度,社会结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原因,创造力被束缚住了,所以,具备好的创意的设计师也太少,有能力的教授们也太少。所以我把我们设计院变成教育机构,进来的人都经过很多很多的培训,使他们逐渐变成一个好的设计师,我们花的精力非常多,想做成这两方面,但是能力还是有限,时间也有限,慢慢来,多做点努力,不容易。

  人实际上都是跟自然作对的

  4、记者: 景观都市主义主要关注的是城市中的人和人的活动,您是怎样理解?我们主要是为人而服务的,怎么样理解城市中的人和城市中人的活动?

  嘉宾:人的活动,我说一句话,让你们觉得我这个人有点太狂妄。我觉得人实际上都是跟自然作对的,从有人那天开始,人跟自然就不是和谐的,你们想一想这么多年,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从自然中间夺取经历了多少代?多少年?一直是在夺取。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需要回馈自然、需要保护自然?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一个女作家写了一个叫《寂静的春天》,那真正标志着一个简单的开始,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破坏得太厉害了。一次大战、二次大战,特别是二次大战工业革命以后发生了太多事情。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前可能要一千年的时间,我们现在短短的几年就解决了,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才意识到对自然的夺取已经无法收拾了。所以这么长的历史我们人类从来没有想过要怎么样去保护自然,要怎么样去回馈自然,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才是跟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的。

  北京以前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到处是河流,绿岛,有动物、有植物、有水、有山,什么都有,现在全没有了。在这种基础上我们反过来问这个城市应该怎么做,自然的机理是什么?我们只知道道路是城市需要的机构,建筑是人的保护伞,有很多的城市功能板块,商业、学校、政治什么都有,但是自然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在我们建城市之前土地上面有什么样的自然规律?河流、地形、土壤是什么样的结构?怎么样能够把自然的结构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得到保留?还能够让它运行。如果土地是一个人的话,它也需要呼吸、运动、生长,你要让它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有生命力,你要去弄清楚土地本身它有一个什么样的自然在那里。

  把自然、生态本身当做城市的一部分,当做城市的一个基础设施,这样城市就有可能还保留一定的自然生命力,才能够称得上是有生态的城市。如果把自然的结构保护下来,然后放建筑、广场、学校、机关等等,那样的话才有一个城市自然的生态系统,跟我们所需要的人工的生态系统的结合,才能够称得上是所谓生态型的城市。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