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顶绿化技术联盟主席:倡导低碳自然美-人物访谈|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世界屋顶绿化技术联盟主席:倡导低碳自然美
[日期:2010-06-04]  来源:中国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中国网:

  刚才三位嘉宾给大家介绍了屋顶绿化的一些功能,听起来有非常多的用途,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还可以种水稻、种粮食,产生一些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产生一个环保、节能、低碳的功效。屋顶绿化为什么能够产生这么多的功能,尤其是在生态调节功能上,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原理呢?

  王兆龙:

  做建筑的人可能不知道植物的一些特有功能,像植物最基本的功能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刚才王老师也提到了,光合作用最基本的原理是能够吸收空气当中的二氧化碳,然后把太阳的热量吸收进去,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生物能,就储存下来了。这个过程当中,一个好处就是把太阳能的热量吸收掉了,变成了有用的生物能,还有一个是把二氧化碳吸收掉了,放出来的就是氧气。因为城市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多,人是呼吸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想在城市里呼吸新鲜空气,要跑到郊区去,甚至是去森林里,如果城市里绿化做得好的话,氧气跟二氧化碳之间有一个很好的平衡,那你就不用到氧吧里去,这是对健康非常有好处的。

  王兆龙:

  第二,关于大家很关心的功能,就是降温。这在国际上都是有测定的,植物水分的蒸腾,是通过吸收水到体内,通过气孔从液态变成气态,一个液态的水分子变成气态的水分子,从环境里面吸收能量,这个吸收能量的过程,一下子就把温度降低了。不同的植物会有一点差异,但是所有的植物其实效果都是非常好的,比我们有的时候人工浇点水,让它蒸发的效果要好。而且植物调控以后,水的湿度会让人非常舒适,而不像其他的方法,比如喷雾等,很难调到人非常舒适的程度。

  中国网:

  其实我听起来感觉最主要的因为它是天然的,是自然的。

  曼弗雷德:

  它是活的,它有生命。

  中国网:

  对,感觉是人和自然的一种和谐。

  王兆龙:

  非常和谐的,而且随着现代技术像工业化模拟自然,我们有这么一个很好的自然机体在运行着,我们如果直接利用它的话,比我们模拟来得更加有效。

  中国网:

  现在在国外以及国内,屋顶绿化有什么样的形式,发展水平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什么例子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

  王兆龙:

  做屋顶绿化,第一,人家考虑屋顶的承受能力,其实植物的重量也不是很大的,简单的屋顶绿化也就是40公斤/平方米的承受力就可以了,这个要求不是很高的。如果设计师想做更复杂一点的屋顶,就相当于我们提到的屋顶花园式的,不光是草坪之类的,希望有一些小的灌,甚至小的一些树放在屋顶上面去,这样就有工程上的问题,要解决它。主要是建筑上增加一些承重能力。我建议还是种一些小的树,来种到屋顶上,主要考虑的是大风季节,中国有句话叫“树大招风”。在大雨的季节,树大了以后会有一些问题,种在屋顶上的树可以小一点。近20年之间,欧洲是做得比较好的,现在慢慢世界上其它国家逐步加入进来。特别是最近十年,像中国已经加入屋顶绿化联盟,陆陆续续日本、韩国都加入进来,未来的发展会更好。

  中国网:

  曼弗雷德先生是介绍了国外的情况以及整个世界的情况,王老能不能介绍一下国内屋顶绿化的情况,比如现在有哪些省市做得比较好,有没有成功的案例?

  王仙民:

  中国应该说屋顶绿化的起步晚了一些,1974年在广州做了第一个空间花园,就是在东方宾馆的十楼上面,做了一个总统套间,周边做了空间花园,我觉得设计还是很巧妙的。从那儿以后,北京、上海陆陆续续都出现了一些空中花园。现在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原来在高档的五星级酒店里面做一些娱乐用的,现在主要是出于环保、节能减排,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从环保的角度来做的。这两年大力提倡节能,节能是个硬指标,低碳,这两年我们的发展比较好。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像上海做了100万平方米的空间花园,当然了和它所有的屋顶比起来还不到1%,北京市把屋顶绿化作为迎奥运的惠民工程,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每年都在坚持做,到现在做了也是100万平方米,要是按总量来说还不到1%。我们国家做的最突出的一个城市是成都,它的激励政策和德国一样,所以它做了三百多万平方米,相当于市民人均1平米的水平,算是做得最好的。其次深圳也做了一百多万平米,厦门、南京、杭州也都做了。

  中国网:

  我知道几位嘉宾这几天对上海世博会有一个参观和了解,尤其是曼弗雷德先生是从国外来的,这次来到中国上海看了世博会,在世博会也有一些场馆是用了屋顶绿化的一些技术,对世博会的绿化或者是园林园艺的情况,曼弗雷德有什么想给大家点评一下的吗?

  曼弗雷德:

  我对世博会比较熟悉,德国也办过,离我家很近,但是没有上海世博会规模大,中国的上海世博会非常大,一个人很难靠走路把所有的东西看到。我也看到了世博会做了屋顶绿化,觉得非常好,充分利用空间,做了一些绿化,也很有创意,也非常有吸引力,应该说是非常好。在场馆上做屋顶绿化,对今后继续在屋顶绿化会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也非常高兴看到很多场馆做了屋顶绿化,把很多场馆建好了以后,展示了人类的一种城市生活,希望今后像这种展示能够大面积地继续下去。

  中国网:

  世博园里面哪些场馆的绿化做得是比较有特色的?

  王仙民:

  上海世博会它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尽可能把这个主题能够集中展现出来,我觉得看点有很多很多,低碳、节能,但是从绿化来讲,我觉得做得还是很出色的。地面园林做得也很多,黄埔江两岸都做了公园,我觉得公园的水平是中西合璧的,很自然,而且大量用的都是本土的乡土植物,长得很好,很茂盛。在这个基础上,247个场馆,我听世博会同志告诉我,有186栋都不同程度做了屋顶绿化、墙体绿化、室内绿化和硬地面的绿化。屋顶绿化的定义是什么,是一切脱离了地气的绿化,就叫屋顶绿化,这是从广义讲的,地下车库的绿化也算屋顶绿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世博应该说有园林的场馆,几乎都有屋顶绿化。我觉得有很多做得很好,像中国馆上面有一个很大的空中花园,乔、灌、花草,面积也很大。再一个,主题馆做了一面大的绿墙,5000平方米,也创下了世界展馆绿墙之最,最大的绿墙。

  王仙民:

  再有很多硬地面的铺砖,用的这种渗水石,彩色的渗水混凝土,下雨之后雨水可以渗到地下去,补充地下水,也可以使地下的水通过蒸腾把湿气蒸发上来,所以我觉得上海世博园里做了很多。还包括河水公园,把黄埔江的水引入到公园里面,经过生物功能的净化,再还原到黄埔江里去。世博轴的阳光谷做得很漂亮,把雨水收集起来,再用来浇灌园林、洗车、冲洗卫生间,充分利用水。

  很多场馆像新西兰馆上面做的像小公园似的屋顶绿化,利用了一个斜坡,还用了一个曲线可以走到上面,做了一个环路,植物也比较丰富,乔、灌、花巧搭配,还有喷泉,还有流水。新加坡馆上面也做了一个很漂亮的空间花园。沙特馆远远地看到沙漠里驶来的船,上面也做了比较大的空中花园。一些比较小的场馆也都做了。来到世博园里,能够看到大量的屋顶绿化,这说明未来城市的雏形就是屋顶绿化要有很多很多。

  王仙民:

  我们为什么要屋顶绿化?有些专家说是逼出来的,原来我们的这个地面,是我们人生活的很自然的环境,但是150多年来工业化快速发展,这个城市就被钢筋、水泥、玻璃给占领了,变成了它们的天下和世界了,对于人类来讲创造了一个很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对于地球是一个破坏。所以这个城市是双面的,一面让人舒适,一面就是城市病。城市病就是拥挤、污染、塞车,给人们带来很多不方便,这些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所以,全世界在去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就向人们警示了,高碳的,过去这种工业、高碳、污染这个东西已经走到尽头了,如果再这么发展下去,人类的文明就会遭到破坏,或者就会丧失掉,应该说现在大家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上,往哪里走呢?我们上海世博会回答了一个全球都关心的问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50年代的时候,我的老师给我讲课说,美国是有钱的人住在乡下,没钱的人住在城里的高楼大厦里。那个时候我是百思不得其解,现在就比较理解了,我自己也想到农村去,到郊区去,为什么?因为那里的空气好,绿色多。我们如果是节假日跑到海边,跑到森林,孩子就会奔跑、跳跃,每个人的精神面貌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到了那儿就亲近了自然,而且我们也可以吸到了负氧离子,就会兴奋起来。在城市工作往往觉得昏昏沉沉的,很累,就是污染。城市力量不够,地怎么才能增加力量呢?拆房子来建绿地很好,但是太昂贵,逼着你向墙体要绿,向屋顶要绿,如果把房子屋顶变成绿的,再把四面墙都建成绿的,那城市又变成了森林了,人们又好像回到森林里,人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所以再回到森林,这是一个向往和理想。

  王仙民:

  这次通过世博会的立体绿化、墙体绿化、地面绿化、活水公园,通通的加起来,告诉我们,你想绿色,有很多很多的好办法,而且花钱少,见效快,效果好。现在屋顶绿化的技术比较成熟,可以说有相当的水平,已经到了像手机一样,不像过去要装电话,买电线杆、拉电线,很复杂的一套,现在花很少的钱买个手机就可以打了,屋顶绿化也一样,他是可以全民参与的。可以做成屋顶绿化快餐,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中国网:

  形式多样化,刚才王老说的技术问题,其实我们这两天也看到,有的场馆绿化的绿植已经开始有点蔫了,但有的长得特别好,那么屋顶绿化是不是存在技术问题?有什么技术难点?

  王兆龙:

  屋顶绿化在世博会里已经做了,也做了很多不同的类型,不光是世博会展示场馆,其实屋顶绿化也是一个世博会。基本上每个国家都用了他们屋顶绿化的技术,印象比较深的是印度馆,很有特色,我仔细去看了一下,一是他的屋顶是圆形的,半球体,通过一些建筑材料在屋顶上种了很多植物,我们国内还没有看到过。在墙体上面也有绿化,墙体上很有意思,跟我们国内还不一样,他是用无纺布把它钉在墙上,再把植物插进去,当然有的技术会有问题。有的做得好的,现在长得特别好,像新西兰的植物多,搭配非常丰富,用的植物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适宜的植物。

  大家在参观世博会的时候可以看到,不同的场馆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就用草坪,有的很简单,直接一铺就算了,也有的把系统做得比较好。上海还有一个问题,到夏天的时候,从5月份、6月份、7月份,到了8月份也很热,好的与不好的,到了夏天慢慢就会有差异了。植物有很多,怎么选?有一些是当地的植物,尤其是外来的植物要适应当地环境,这个非常重要的。我们学国外的技术,还要做一些研究。我们国家现在很大的问题,还是在科研上,真正在科研上做一些攻关,把一些问题能够一点点解决的都很少,都是由企业摸着石头来做的话,进展会比较慢一点。

  中国网:

  对于国内很多民众来说,可能听到屋顶绿化这个词语,会觉得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是非常难的工作,靠我们自己来做的话是不是非常难?比如说会不会有一些技术的问题?我有朋友这么讨论,他们担心夏天虫子太多了,在房顶上会有渗漏的问题,民众会有这样一些小小的担心。

  王仙民:

  其实这种担心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也大可不必,现在屋顶上关键性技术是防水,不光是防水,还要根的问题,因为植物的根系穿透力还是很强的。我们到黄山看,大石头里面长出一棵树来,根刺的功能很强。但是我们现在技术的发展,有了这种防根刺的防水材料,树根就长不进去了,在这个上面做好排水,浇灌的水还能及时排掉,如果水太多,把这个根泡着,植物也长不好,甚至会死掉。上面要有一个过滤,过滤层现在这个技术非常好,不会有问题,上面的营养土,我们提倡的是人工土,像我们这么一拿可以拿出一麻袋来,用珍珠岩、草碳土,很轻的土。屋顶毕竟有一个承载问题。刚才我们主席主张树不要用太大的,他提的是很对的,尤其是在初做的时候,或者设计师没有给你做特定的设计,还是尽可能种一些小树,另外这个树生长缓慢,不能种那种速生树,像杨树、柳树,过几年很高,可能一刮风的时候就会发生危险。所以正规来讲,比较大的这种工程一定是由专业队伍,由设计师来设计,由专业队伍来做。但是如果在自己家的露台上摆上几盆花,做屋顶绿化快餐盒子,这个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且我觉得全民参与更有好处。

  王仙民:

  另外,我们国家的农民彭秋根,是绍兴的一个农民。他就比较聪明,他在屋顶上种水稻,而且专家们看了以后他的方法很先进,其实都是他自己发明的。他并没有到国外去,做得也很好,每年水稻都丰收。河北一个农民叫孟全喜,他在自己家种菜,种了30多个品种,而且房间里原来用空调,因为做了屋顶绿化,房间很凉快,空调拆掉买掉了。自己种的菜,不但自己吃还卖给朋友,送给朋友,这样别人看到以后,又请他来做,就这样滚雪球式的,他做了十万平方米的屋顶菜园,所以农民也很了不起。我到他那里看了他的技术,跟我到德国学的不谋而合。所以屋顶绿化说那么神秘,也没有那么神秘。但是如果你不重视,乱来,还会真出问题。我们提倡积极发展,但又提倡大家学一些基本的知识,大的专业的还是要请专业队伍来做,个别小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包括在自己家阳台上种一些蔬菜,养一些花。别看每家做上一个平方米,很小,但是上海有多少家?有多少万人口?近2000万人口,如果每人增加一平方米,那么2000万平方米就出来了,所以这也是很了不起的。这种事情要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关心。像德国,他们就是全民参与,家家户户阳台做得都很漂亮,很多屋顶都做了绿化,每一个男女老幼,你问到他屋顶绿化,讲起来都一套一套的,对屋顶绿化的认识非常好。

  中国网: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心态,有的时候我们不用把它想得特别高深,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把自家的小阳台经营好就够了,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今天非常感谢三位嘉宾的到来,能够在百忙当中给大家谈这么多有趣的话题,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编辑:just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