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的二次设计至关重要-观点评论|规划设计-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园林施工的二次设计至关重要
[日期:2009-11-24]  来源:建筑时报电子版  作者:倪超英   发表评论(0)打印



  世博公园北临黄浦江、南至浦明路,总用地面积约23公顷,沿黄浦江岸线约1.8公里。腹地深度由150米到300米不等。世博公园用地与世博中心紧密结合,构成了世博园区内滨江的核心景观区域。

  公园定位为“中心城区的绿地、滨水的绿地、世博的绿地”,是城市永久性的景观绿地,公园将永久地给城市提供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人文景观,为城区市民创造出良好的游憩休闲场所、艺术展示空间,为城市提供真正有效的“氧气库”和舒适、健康的外部休憩空间,还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殊的形象特征,且满足展会召开期间的功能使用。

  设计方案中标单位荷兰NITA(丽塔)提出了“绿色城市”的设计理念,提出在有限条件下,利用先进的技术处理,强调城市环境的自然生态性,强调城市整个周期内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强调减弱人与自然的互相冲突,利用环境的和谐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日前,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世博公园项目经理、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超首次就如何通过施工来体现世博公园的理念作了详细的解读。

  世博公园的设计理念是中国元素,那么为什么要用扇骨这个元素而不是用甲骨文、灯笼、中国结等其它的中国元素呢?项目经理袁超说,用扇骨作为核心理念,除了形态上带来的绿化设计布局上有较大的张力以外,另外还有一种精神的隐喻在内。规划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世博会是放在一个老城区建设的,而非在一张白纸上绘画,这就是关系核心理念的问题。老城区里建设世博园区,事关环保拔污、旧城区动迁、解决重污染高能耗带来的景观空间需求等问题,也就是说一座未来城市的功能形态和景观需求。在这个核心理念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看形态布局,五十年代曾经提出的两排大树中间合抱成盖等传统的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城市高度发展的今天的通风透气要求。扇骨的布置可以留出许多通风通道口,特别是滨江的世博公园,黄浦江的风和水都可以向着公园延伸和流通。从精神隐喻的角度,扇骨体现了上海的城市精神即“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扇面展开的一端隐喻上海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向全国和世界辐射的功能定位,扇的另一端则是海纳百川、高度聚焦的标志,世博会是全球的盛会,在上海举行,世界在上海的聚焦是不言而喻的。

  而以上的一切,图纸是无法全面体现的,要全面体现这样的理念,就向施工中的理解、感悟和表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集团在施工的过程中,集中了业内最前沿的专业人才,通过与各高校和设计院以及专家的无数次的研究,吃透了设计的理念,在施工中以先进的园艺布置手段来表现,对工业记忆的景观包装、3700棵大树扇骨矩阵式布置、动水景观序列的设计和布置、大树加草坪的布置建设、新优植物的巧妙应用以及水、路、地被植物等地面景观的布置等采用了多种手法,以体现设计的理念,使世博公园的扇骨理念成为现实的景观。

  袁超介绍说,世博公园基地东西两端约60到100米,中间南北向宽度约为310米,基地整个呈扇面展开。由于防洪设计的要求,基地需要按防洪标高要求从江面开始逐步朝浦明路进行抬高。再者场地内建筑尺度都非常大,相对而言,树的尺度就会显得比较小,于是就有了大规模栽植树木的想法。为了实现游人与黄浦江对话的目标,便提出了引风林的构思。折扇由扇面、扇骨两个层级组成,将抬升的扇形基地比拟为折扇的扇面,将引风林拟为扇骨,而整个滩上的景观自然就成为扇面上的中国水墨山水图。扇骨的主要树阵有乌桕、香樟、水杉、银杏等本土优秀树种,还引进了适应能力强、移栽成活率较高的日本青枫加入树阵,这样到了秋季,黄色的银杏,红色的乌桕,绿色的日本青枫,绚丽多彩的风景会更令人陶醉。而颜色鲜明的廊道,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游人辨明方位。

  说起“滩”的理念,袁超介绍道,滩的形成是纯自然的力量,其组成的形态看似自由无序但其又被无形的体系完美的统一在一个系统中。在构思过程中抓住了“滩”的概念,将水体、道路、场所、设施、绿化等元素用滩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其所有的元素有机地组合交叉形成互相交融,形成有机的系统。由长江夹杂着大量泥沙冲积而形成的长江三角洲,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我们在地块中将所有的自然条件、人为活动互相交融,利用滩的概念将自然生态与城市人类活动完美融合,也就是扇骨除外的扇面。如水体的设计手法之一,就是动水序列景观设计,将世博公园的水通过内河由西向东跌落。如果说公园内的河是一首歌,而帘瀑、迭瀑、喷泉、人工造雾等是河里的跳动的音符,有17只泵在河里表现这些音符,形成了优美的动水序列景观。作为滩的表现形式的绿化地被植物,如灌木的布置也形象地表现了滩的流动。世博公园下木设计施工,表现了植物的多样性与园艺的新水准,并体现出世博公园的生态、科技、人文的主题。根据风向走势设置的乔木林形如扇骨,滩形的地被穿插其中,整个基地的景观好似中国水墨画。以各种低矮的花灌木为展示主题,配以水滩、绿岛和曲面异形活动空间,成为公园的特殊风景。灌木的色彩由西向东形成绿-橙-黄-紫-红-白,运用的是色彩渐变和退晕的景观意向。多色花灌木与地被植物呈流动的“滩”状形式,两者互为交织,穿插融合,与扇骨强烈的视觉感形成反差,使人穿行其中体会不同的观赏乐趣。袁超说,世博公园的下木地被在设计之初对花期的控制也相当注重,形成5-10月植物色彩搭配的丰富性和花期的连续性,确保会展期间的景观效果。重点突出五一、十一节日期间植物色彩的视觉感受,并确保开幕、闭幕期间的植物景观。在植物品种选择上突出:乡土性、多样性、新优性。注重世博会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的景观过渡。植物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在单元密林下布置耐荫地被,通道、疏林下种植阳性地被。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