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园林学习网 → 国内动态|园林动态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高级搜索 |
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水环境 状况 2000年,中国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各流域干流有57.7%的断面满足Ⅲ类水质要求,21.6%的断面为Ⅳ类水质,6.9%的断面属Ⅴ类水质,13.8%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主要水系 长江流域 干流43个水质监测断面均达到Ⅱ至Ⅲ类水质标准。主要一级支流汉江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嘉陵江达到Ⅱ至Ⅲ类水质标准;岷江、湘江和赣江达Ⅱ至Ⅳ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和氨氮。 黄河流域 干流7个水质监测断面Ⅱ、Ⅲ、Ⅳ和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28.6%、42.8%、14.3%和14.3%。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等。黄河干流悬浮物浓度高达1500~5500毫克/升。两大支流渭河和汾河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 珠江流域 28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Ⅱ、Ⅲ和Ⅳ类水质比例分别为57.1%、28.6 %、3.6 %和10.7%,水质良好。广东境内部分江段有机污染指标超过Ⅲ类标准。 松花江流域 16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Ⅲ、Ⅳ类水质比例分别为43.8%和56.2%。其中嫩江达到Ⅲ类水质要求,第二松花江以Ⅲ~Ⅳ类水质为主,松花江干流则以Ⅳ类水质为主。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 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 82个水质监测断面中,54.8%的断面达到Ⅰ~Ⅳ类水质要求,8.9%的断面属Ⅴ类水质,36.3%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干流水质基本达到规划目标高锰酸盐指数为Ⅲ类的要求。流域枯水期水质较差,丰、平水期水质相对较好。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海河流域 56个水质监测断面中,达到Ⅰ~Ⅲ类水质要求的占30.3%,主要分布在水源地及其上游生态保护区内,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7.1%和60.7%,主要分布在一般监管河流、跨省界河流及渤海湾入口处。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辽河流域 16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Ⅱ、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6.3%、25.0%、6.3%和62.4%。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 浙闽片河流 总体水质良好。水质达到Ⅰ类的断面占7.0%,Ⅱ类占30.0%,Ⅲ类占45.0%,Ⅳ类占9.0%,Ⅴ类占6.0%,劣Ⅴ类占3.0%。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金华江和衢江部分江段污染相对较重。 内陆河流 污染较轻,Ⅰ类水质的断面占21.0%,Ⅱ类水质占52.0%,Ⅲ类水质占26.0%,Ⅳ类水质占1.0%。 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轻顺序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和长江。各大流域片的主要污染河段均集中在城市河段。 大型淡水湖泊 太湖流域 101个监测点位中,80.0%的点位高锰酸盐指数达到规划要求。湖体22个点位中,总氮、总磷等超标突出,属富营养化状态。环湖主要河流及环湖交界水体污染严重。 滇池 湖体13个监测点位均为劣Ⅴ类水质,草海污染突出,外海高锰酸盐指数基本可达Ⅲ类水质要求,总氮、总磷污染仍很严重,处于重富营养化状态。 巢湖 湖体12个监测点位中,54.0%的点位为Ⅴ类水质,46.0%的点位属劣Ⅴ类水质,总氮、总磷超标严重,属中富营养状态。 其它大型淡水湖泊 洱海、兴凯湖和博斯腾湖水质良好,湖体水质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洞庭湖、镜泊湖和洪泽湖水质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白洋淀、达赉湖和南四湖污染严重,均为劣Ⅴ类水质。 大型水库 北京密云、抚顺大伙房、吉林松花湖、天津于桥、湖北丹江口、合肥董铺、青岛崂山、烟台门楼、汉口石门和杭州千岛湖等10座大型水库中,千岛湖为Ⅰ类水质,于桥水库和松花湖为Ⅲ类水质,其余7座水库为Ⅱ类水质,大型水库水质总体良好。丹江口水库、千岛湖和石门水库处于贫营养状态,其他7座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 地下水 2000年,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因降水量普遍较小及主要城市开采量增加,地下水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东南、中南和西南地区因降水量较大、地下水开采程度相对较低,地下水水位变化较为平衡。 黄淮海地区由于地下水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和降水量的减小,近年来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及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在不断增大;河北、河南豫北地区和山东西北地区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已连成一片,形成包括北京和天津在内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面积超过4万平方公里。 2000年,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局部地区地下水部分水质指标超标,主要有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pH值等。在污染程度上,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尤以华北地区污染较突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趋于稳定或略有改善,但仍有部分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污染加重。 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0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1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4亿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亿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1445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705万吨,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740万吨。 2000年,全国工业废水处理率(含县及县以上工业和重点乡镇工业污染源)为94.7%,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2.0%;县及县以上工业废水处理率和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5.0%和82.1%。 措施与行动 "三河三湖"流域水污染防治 淮河及"三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第二阶段目标部分完成,海河及辽河治污正进入第一阶段。淮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8座。已建、在建规模312.5万吨/日,占应建规模(364.5万吨/日)的86.0%。太湖已建成和在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3座。滇池有5个城市污水治理项目正在建设,其中1个为扩建,4个新建。巢湖水污染综合整治全面展开。 全国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 2000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并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决定》。 黄河干流生态用水 2000年,黄河干流合理调配水资源,在黄河干流多年出现断流的情况下,加强了生态用水管理工作,确保了2000年度用水基本流量,黄河干流全年未出现断流。
编写单位 主持单位:环境保护部 成员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
编辑:Aggie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