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乡土植物才有鸟语虫鸣-理论探索—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有乡土植物才有鸟语虫鸣
[日期:2010-09-01]  来源:文汇报  作者:周保春   发表评论(1)打印



  乡土动植物是千百万年来长期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地形条件而产生的。对于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来说,乡土动植物究竟有什么价值?它们的消失又将意味着什么?

  如果我们身边失去野生动植物,不仅满园春色、鸟语虫鸣将不复存在,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也将岌岌可危。试想一下,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绿意,只留钢筋水泥的世界,感受一定不妙。再也看不到屋前鸟雀筑巢,听不见夏夜蟋蟀之声,闻不到清晨新花香,在都市里探觅野趣变成一种奢望。

  在我国城市绿化投入越来越大之时,人们常常只关注绿化数量,却没有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质量。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达良俊博士让他的学生调查上海绿化带的物种情况时发现,上海环城林带所利用的物种中,乡土植物的比例不足1/6。上海有130多种乡土树种,但是林带只调查到了29种。在绿化建设中采用的大多都是外来的、引进的植物,从表象上看,绿化的植物非常丰富,但是它们支撑不了本地的昆虫、鸟类。这些人工绿化的生态系统质量是不高的。

  其实,乡土生物是千万年来演化的结果,有非常强的抵抗地区灾害的能力,又最适应当地环境,它们能自行循环、维持,可是现在的绿化需要强管理才能维持,因为从外引进了大量非地带性的东西,进行跨地带种植,例如引进布迪椰子、华盛顿棕榈等热带植物。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不仅无法让“洋植物”存活,更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管理,真是得不偿失。

  达博士进而解释道:“曾有人要送上海几百对在市区已绝迹的喜鹊。可送喜鹊回归目前不是做好事,而是害它们。”据悉,喜鹊是食虫性鸟类,要有大量的昆虫来为它们提供食物,可现在城市里昆虫少,而喜鹊若吃了喷洒有杀虫剂的昆虫,还是难逃一死。

  上海科技馆旁一块2000平方米的空地上有一片“近自然森林”,用的十几种小树苗全部是上海的乡土树种,这是10年前达博士协助日本著名生态学家宫胁昭先生试种的。如今,这片森林中的构、柳、榆已长成伟岸大树,专家希望它能成为承载本土动植物的一个小小的“诺亚方舟”。

  长期以来,人类妄想成为自然的主导者。为了扩展更多的“领地”,与自然不断地抗衡,抱着“人定胜天”的想法,带着先进的技术支持,无止境地索取自然资源,挤压城市野生物种的生长空间。殊不知,大量的人为破坏使自然早已“千疮百孔”,不堪重负。

  难道只有人类消失,才能为自然生物的发展谋得喘息之时?其实,让地球恢复到更健康的状态,也并不意味着人类的灭亡。但是,我们若想作为当前生态系统的一份子继续留下来,就要更多地注重保持生态平衡,为身边的乡土动植物留一个家,谋一份“福利”。  (周保春)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1)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0-11-11 11:54:46
看到家乡为了建设,在不断砍伐小时候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心里在流血,不知道我们在追求什么?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