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文化”的“远亲”不姓鬼-理论研究-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鬼文化”的“远亲”不姓鬼
[日期:2008-09-08]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刘海明   发表评论(0)打印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刘中军日前为提高重庆软实力出谋划策。刘中军认为川剧、大足石刻和鬼文化是重庆最值得包装的三类资源。他还对丰都花7个亿修鬼城的设想表示支持,认为“《牡丹亭》、《杜十娘》,还有钟馗,都是鬼文化,重庆把全国的鬼文化集中,以川剧为基础,就能成为品牌”。(8月27日《重庆晚报》)

  历史上的丰都,与鬼“结缘”,是不争的事实。在一个“特色”奇缺的时代里,丰都梳理既有的涉“鬼”名人和作品,保护了历史文化,也增添了丰都的软实力,本是好事。舆论反对“鬼都”,在于那7个亿的资金投入。而刘中军副司长力挺“鬼文化”,反而让人觉得“鬼文化”之说有些牵强。

  作为旅游景区的“鬼都”和我们常说的“鬼文化”,应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丰都地方政府投资建“鬼都”,文化是“外袍”,骨子里想的是白花花的银子落入地方财政的口袋。说得直白点,他们修建鬼都,无非是拿“鬼”耍把戏,醉翁之意不在鬼,而在于地方经济能不能沾上“鬼”的光。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刘副司长将《牡丹亭》、《杜十娘》统统纳入“鬼文化”的私家领地,分明是将“鬼文化”的“远亲”改姓“鬼”。这种牵强的说法,如果出自地方官员的嘴里,还情有可原,从文化部的官员嘴里说出来,既不得体更不科学。

  为了给7亿元的“鬼都”找投资合理的借口,把“鬼文化”的“远房亲戚”当作鬼文化,有几个人真正赞同这个观点,我颇为怀疑。如果让文学研究的专家对历史上的诗词、小说、戏剧作品做“DNA”鉴定,看看究竟有多少作品属于“鬼文化”,数字也许可观,但知名度较高的鬼文化作品未必多。道理很简单,“鬼文化”是民间传说的东西,不是文学的主流。牵强附会地和文学名著“攀亲戚”,恰恰说明“鬼文化”的贫瘠和自卑。

  “鬼文化”是历史的文化遗产,但绝不是鬼话。如果刻意给“鬼文化”拉壮丁,单方面为“鬼文化”续家谱,最终为7亿元的鬼都投资当“拉拉队员”,我真担心这样的“拉拉队员”是在说鬼话。

编辑:xuan88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鬼文化  远亲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