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穿上“商业外衣”之后……-理论研究-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文化遗产穿上“商业外衣”之后……
[日期:2008-12-31]  来源:新华网  作者:勿日汗   发表评论(0)打印



    来到内蒙古原的大多数外地人都曾在宾馆、酒店、旅游景点用餐的间隙欣赏过蒙古族长调民歌表演,不少人也曾被盛情的“劝酒”长调劝得酩酊大醉。在内蒙古,荣升为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古老艺术已成为草原旅游的金字招牌,在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保护的同时也被精明的商家充分利用,呈现出异常空前的“活力”。

    如今,伴随着“申遗”成功,像长调民歌一样的蒙古族一些世界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同时也因过度“重视”而遭遇“变味”。而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更多的被人们淡忘的蒙古族文化遗产则面临着被历史尘封、淘汰的惨淡局面。这些同属于蒙古民族的文化遗产,命运虽然大相径庭,但同样引起关注草原文化的人们担忧。

    “知名”文化遗产:受到保护之余遭遇“变味”

    悠久的历史赋予了蒙古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马头琴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呼麦(蒙古族独有的嗓音艺术)、那达慕(游艺会)、搏克(摔跤)、祭敖包等12项蒙古族文化遗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大多已濒临灭绝的蒙古族传统文化遗产成功入选世界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声名鹊起,它们的生存现状引起世人的关注,政府和各类社会民间组织积极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留住它们消亡的脚步。与此同时,一些民间人士也在探索一条商业开发与遗产保护相结合的道路,其中不乏成功者。但在商业开发过程中出现开发商或个人追逐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对民族传统艺术进行人为“改造”,致其“变味”的现象。

    在如今的内蒙古大型饭店、旅游点,拿上几百元钱就能在饭桌上听到手捧哈达、银碗的蒙古族姑娘和小伙儿献上的长调、马头琴表演。从某种角度讲,作为蒙古族文化品牌的长调民歌在这里俨然成为“劝酒歌”。在外地宾朋的眼里,这或许代表着蒙古民族的热情好客,但对于致力于长调民歌传承保护事业的人们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针对目前内蒙古多数旅游接待场所将蒙古族长调当作“劝酒歌”的现象,业内人士呼吁,不能让蒙古长调演唱庸俗化。

     蒙古族长调专家兰说:“现在,很多餐饮场所的长调演唱,唱法均不规范,没有按照标准的演唱形式去展示长调的艺术魅力。从古至今,蒙古族长调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唱形式与技巧,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唱好长调,但绝不能糟蹋艺术。”

    蒙古族著名长调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认为:“长调不是调拉得越长越好,许多人乱改原作,唱法上也乱了套。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可以改进,但不能随意篡改。”

    2005年,83岁的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辞世,一生没有留下一张完整的唱片。与之相比,如今的长调歌手、马头琴乐手参加各类晚会演出,录制唱片专辑的机会多了很多,内蒙古各地各级举办的文艺活动中几乎都有他们的身影。但其中也不难发现,蒙古长调用西洋乐器伴奏,马头琴演奏中叠加着电子乐等等不少“发扬光大”的迹象。对此,公众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原生态艺术要发展传承就应该吸收现代的元素,拓宽受众范围,而另有部分人认为民间音乐变了味去发扬,还不如自生自灭。

 

编辑:xuan88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遗产  文化  商业  外衣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