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派盆景技艺-盆景|绿化-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浅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派盆景技艺
[日期:2009-06-22]  来源:世界文化遗产网   作者:周拥军   发表评论(3)打印



盆景 

 景名:巧云,树种:黄杨,该作品为扬派盆景传人、中国盆景艺术大师万觐棠先生的遗作。这是一件典型的扬派“巧云式”佳作,根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的画理,运用11种传统棕法技艺,将枝精扎细剪成一层层极薄而平行的“云片”,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风格。1985年荣获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


    扬派盆景是中国树桩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她历史悠久,特征最鲜明,相比川派、苏派、岭南派和海派,其古老的剪扎技艺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2008年6月,扬派盆景技艺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扬派盆景技艺传承与发展的里程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2008年12月,江苏省文化厅公布了该项目的省级传承人名单,两位现代水旱盆景制作的代表性人物入选,名单一出,争议四起。与其他项目传承人人选争议不同的是,此争议并不是因传承人不分轩轾而产生的,其争议的最终焦点却落在了项目本身——扬派盆景技艺上。什么是扬派盆景?她的核心技艺是什么?现代水旱盆景是否属于扬派盆景范畴?当选的传承人是否拥有扬派盆景技艺?这些问题才是争议的焦点。争议的出现对于项目本身来说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它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该项目,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遗产的最终目的。作为民众的文化自觉行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志愿参与者,本人秉持着对文化遗产的敬仰之情,查阅了该项目申报书的有关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心得撰写此文,浅述一下本人对扬派盆景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观点与看法,仅供文化部门的领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们及盆景业内外人士参考指正,也希望“砖”出而“玉”现,引起人们对扬派盆景技艺的更多关注。

    第一、从盆景专业角度分析,现代扬州水旱盆景不属于传统扬派盆景,现代扬州水旱盆景制作技艺也不能纳入传统扬派盆景技艺范畴。
    熔园艺学、美学、文学于一炉的我国盆景艺术,是祖国自然风貌的浓缩与升华,是独树一帜的东方艺术珍品。作为造型艺术的盆景,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各地的气候条件、植物资源、山石种类、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熏陶的不同,再经各地的历代民间艺人和盆景爱好者的精心培育和不断创新,形成了各自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因而产生了流派。形成盆景流派,应有一定的标准:1、作为盆景的树种,应具有地方特色,如扬派的瓜子黄杨、雀舌罗汉。2、要具有反映流派个性的特殊艺术造型,如扬派的“云片”型、“游龙弯”、和“一寸三弯”等。3、有独创的造型技巧手法,如扬派的以棕丝攀扎为主,精扎细剪等。4、融合树种、造型和技法等特点,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扬派的“层次分明、严整平稳”。1981年,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建设部)在扬州市召开了“中国盆景艺术的研究”科研成果审定会,根据科研成果(京)新登字026号《中国盆景艺术》一书所述:我国的盆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以扬州、泰州为代表的具有“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特色的传统扬派盆景,为我国树桩盆景五大流派之一。

编辑:xuan88 | 阅读:
【 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3)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3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0-7-12 7:28:09
欺世盗名,对遗产保护不利!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09-11-6 23:34:33
人应该有自知自明啊!两位水旱大师也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扬派的吗?
第 1 楼
晚风 发表于 2009-10-23 12:38:39
这就是现在这个行业的现状,混淆概念,偷龙换凤,一切以领导的意念为原则,外行领导内行的结果!!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