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景园林师 → 学术思想|风景园林师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吴宇江:“山水城市”概念探析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2009年9月11日至13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年会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编审吴宇江在学术分会场做了题为“"山水城市"概念探析”的学术报告。他首先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进而介绍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对"山水城市"概念的不同见地,探究了"山水城市"概念与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源远流长的关系。最后以图景的形式说明了"山水城市"概念的真谛。 以下是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山水城市"概念的提出 "山水城市"的概念是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1990年7月31日给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的信中首先提出来的。钱学森先生在信中这样写道:"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建造山水城市式的居民区。" 1992年3月14日,钱学森先生给合肥市副市长吴翼先生的信中写道:"近年来我还有个想法:在社会主义中国有没有可能发扬光大祖国传统园林,把一个现代化城市建成一大座园林?高楼也可以建得错落有致,并在高层用树木点缀,整个城市是'山水城市'。" 1993年2月,钱学森先生在《城市科学》(新疆)杂志上发表"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的学术论文。钱学森先生在论文中这样写道:"我想既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城市,就应该:第一,有中国的文化风格;第二,美;第三,科学地组织市民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所谓中国的文化风格就是吸取传统中的优秀建筑经验。如果说现在高度集中的工作和生活要求高楼大厦,那就只有'方盒子'一条出路吗?为什么不能把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手法借鉴过来,让高楼也有台级,中间布置些高层露天树木花卉? 不要让高楼中人,向外一望,只见一片灰黄,楼群也应参差有致,其中有楼上绿地园林,这样一个小区就可以是城市的一级组成,生活在小区,工作在小区,有学校,有商场,有饮食店,有娱乐场所,日常生活工作都可以步行来往,又有绿地园林可以休息,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这也是苏扬一家一户园林构筑的扩大,是皇家园林的提高。中国唐代李思训的金碧山水就要实现了!这样的山水城市将在社会主义中国建起来!以上讲的还是一个城市小区,在小区与小区之间呢? 城市的规划设计者可以布置大片森林,让小区的居民可以去散步、游息。如果每个居民平均有70多平方米的林地,那就可以与今天乌克兰的基铺、波兰的华沙、奥地利的维也纳、澳大利亚的堪培垃相比了,称得上是森林城市了。所以,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 " 1993年10月6日,钱学森先生关于21世纪的中国城市给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鲍世行秘书长的信中写道:"我想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不但要研究在今天中国的城市,而且要考虑到21世纪的中国的城市该是什么样的城市。所谓21世纪,那是信息革命的时代了,由于信息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灵境技术和遥作技术(belescience)的发展,人可以坐在居室通过信息电子网络工作。 这样住地也是工作地,因此,城市的组织结构将会大改变:一家人可以生活、工作、购物,让孩子上学等都在一座摩天大厦,不用坐车跑了。在一座座容有上万人的大楼之间,则建成大片园林,供人民游息。这不也是'山水城市'吗?"1994年12月4日,钱学森先生关于对"轿车文明"的讨论给鲍世行秘书长的信中又写道:"我看这实关系到我们21世纪要建什么样的城市:(一)城市如实现'山水城市',则在一个建筑小区中,住家、中小学校、商店、服务设施、医疗中心、文化场所等日常文明设施都具备,人走路可达,不用坐车。(二)由于"高速信息公路"信息革命,多数人可以在家通过信息网络上班,不用奔跑了。(三)建筑小区之间有大片森林花木,是公园,居民可以游憩或作运动锻炼身体。(四)人们当然也会要远离小区访亲友、游览等,那又有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可供使用。(五)再远就用民航、高速铁路、水路船航等。所以社会主义中国完全有可能避开'轿车文明'。但这是城市学的一个大课题。" 1995年10月22日,钱学森先生关于山水城市的看法给《华中建筑》主编高介华先生的信中写道:"建设山水城市要靠现代科学技术,例如现在正兴起的信息革命就可以大大减少人们的往来活动,坐在家里就能办公,因此有可能在下个世纪解决交通堵塞、空气噪声污染,从而大大改进生态环境。山水城市是更高层次的概念,山水城市必须有意境美!何谓意境美?意境是精神文明的境界,在文艺理论中有许多论述讲意境。这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同年11月14日,钱学森先生关于山水城市为人民的社会主义内涵给高介华先生的信再次写道:"我们的山水城市还有一个内涵,这和国内同志要多讲,即其为人民的社会主义内涵--要让大家安居乐业,不是少数人快乐而多数人贫困。在资本主义国家就不是这样:例如美国大资本家都独居于他们各自的庄园,是'山水城市'了,而一般人民大众呢?却是另一样景象!所以说透了,山水城市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社会主义的,我们把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了。" 1996年3月15日,钱学森先生关于重庆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给重庆市城市科学研究会李宏林秘书长的信中写道:"我设想的山水城市是把我国传统园林思想与整个城市结合起来,同整个城市的自然山水条件结合起来。要让每个市民生活在园林之中,而不是要市民去找园林绿地、风景名胜。所以我不用'山水园林城市'而用'山水城市'。建山水城市就要运用城市科学、建筑学、传统园林建造的理论和经验,运用高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以及群众的创造,如重庆市的屋顶平台绿化。所以建'山水城市'将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世纪性创造,它不是建造中国过去有钱人的园林,也不是今日国内外大资本家的庄园!" 1996年9月29日,钱学森先生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给鲍世行秘书长的信这样写道:"山水城市是21世纪的城市。那么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将是什么样的国家?首先是消灭贫困,人民进入共同富裕;然后要考虑到两个产业革命的巨大影响:一是信息革命。即第五次产业革命,绝大多数人不用天天上班劳动,可以'在家上班'。二是农业产业化,即第六次产业革命,使古老的第一产业消失了,成为第二产业;这也就是您信中说的农村转化集中成为小城镇。 这样我国人民将都住在城市:全国大多数人住在小城镇,大城市是少数。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全中国有几个而已。中国的城市科学工作者面临的就是这样一幅全景。他们要把每一个这样的城镇、城市建成为山水城市!Carden City、Broadacre City,'现代城市'(L.柯布西耶)、'园林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等等都将为未来21世纪的山水城市提供参考。 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为什么会有"山水城市"的构想呢?笔者在钱学森先生关于为什么对中国古代建筑感兴趣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信中找到了答复。钱学森先生在信中这样写道:"您们也许会问,我为什么对中国古代建筑感兴趣。这说来话长:我自3岁到北京,直到高中毕业离开,1914~1929年,在旧北京呆过15年。中山公园、颐和园、故宫,以至明陵都是旧游之地。日常也走进走出宣武门。北京的胡同更是家居之所,所以对北京的旧建筑很习惯,从而产生感情。 1955年在美国20年后重返旧游,觉得新北京作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国都,气象千万!的确令人振奋!但也慢慢感到旧城没有了,城楼昏鸦看不到了,也有所失!后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议上遇到梁思成教授,谈得很投机。对梁教授爬上旧城墙,抢在城墙被拆除前抱回几块大城砖,我深有感触。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不能丢啊!70年代末,我游过苏州园林,与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有书信交往,更加深了我对中国建筑文化的认识。 这一思想渐渐发展,所以在80年代我就提出城市建设要全面考虑,要有整体规划,每个城市都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现代化。我认为这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叫'城市学',是指导城市规划的。再后来读到刘敦桢教授的文集二卷,结合我对园林艺术的领会,在头脑中慢慢形成要把城市同园林结合起来的想法,要建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到1990年初就提出'山水城市'的概念。"其实,早在1958年,钱学森先生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的文章。 1983年6月,钱学森先生在《园林与花卉》(1983年第一期)上又发表了"再谈园林学"的文章。同年10月29日,钱学森先生在第一期市长研究班上还专门作了"园林艺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的学术演说。不难看出,钱学森先生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兴趣是浓厚的,情感是深远的,造诣也是极高的,这不得不让人油然起敬,深表钦佩。
编辑:Aggie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