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LA主旨发言精彩撷录-经验交流|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IFLA主旨发言精彩撷录
[日期:2010-05-31]  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徐蕴海 吕继东 张瑛   发表评论(0)打印



    28日,随着IFLA第47届世界大会的召开,来自全球风景园林行业的泰斗级人物汇聚苏州。在大会主旨发言中,国内外专家各抒己见,开放的思路、务实的心态、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智慧,为创建绿色宜居环境,迈向生态文明时代展示了多种可能性。

  城镇化要与自然相和谐

  发言人:仇保兴,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出席IFLA第47届世界大会并讲话(中国风景园林网配图)
 

  仇保兴介绍,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中国每年有1500万农民进入城市,到去年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22亿,城镇化率接近40%。经历了30多年快速城镇化的历程,中国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普遍改善,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但由于城镇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压力增大,局部环境恶化等问题,给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正以占全世界7%的耕地、7%的水资源,支撑占全世界21%的人口的生存。未来20年还将是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如何维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的风景园林师们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仇保兴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应对世界气候环境的变化,还是要从城市入手。目前,中国每年有超过400亿的资金投入园林建设之中。如果说,古人在大自然的威胁下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那么,今天的中国风景园林师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与世界各地的同行展开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创新理念,更新科技,做到对土地最少的索取,而能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把住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健康城镇化之路。

  园林设计要有“弹性”

  发言人:尼尔·科克伍德,美国哈佛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教授

 

 
哈佛大学教授科克伍德在IFLA第47届世界大会上讲话(中国风景园林网配图)
 

  科克伍德教授认为,当今世界已进入环境的世纪、园林景观的世纪,风景园林师们布置着我们生活的环境,不仅仅是风景,而是要营造一个环境、生态、经济、文化、艺术乃至精神和谐发展的综合性的体系。

  对此,他强调园林设计要有“弹性”。所谓“弹性”,是指有能力应付周围环境的变化,面对灾难来临不会崩溃。“弹性”的园林是一个有活力的系统、可修复的系统,比如对水灾、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既要能及时作出反应,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生态。有“弹性”的城市环境还包含许多新内容,例如保留原来的文化传统、社会习俗,人类赖以生存的工业、商业等。

  在科克伍德看来,当今的风景园林设计既不是要形成一套规范、准则,也不仅仅是园林师个人创意的发挥,园林设计已经超越了早期注重景观的奢华,接着强调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现在则更关注自然生态与地区文化特色,将人们对自然的解读体现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之中。

  由此,风景园林师将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要跳出原先景观工程师、城市规划师的范畴,重新审视自己手中的工具,吸收各种学科知识,以多元化的设计,积极参与到改变城市生活的行动中来,解决日益增多的环境问题,让自然、文化和谐共存。

  从数字园林到智慧园林

  发言人:李德仁,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院士李德仁在IFLA第47届世界大会上讲话(中国风景园林网配图)
 

  数字园林加上网络技术,便可以成为智慧的园林。在昨天的发言中,李德仁向观众们展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高科技手段。

  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人们可以走进敦煌莫高窟的内部,欣赏精美的壁画;也可以来到香港最大的唐代园林志莲净苑细细观赏,不仅可以看到各类建筑、精美的壁画,200米长的廊道,而且可以目睹每个建筑从建筑初始到完工的整个建造过程。不仅如此,还可以搜寻到园中任何一株植物的信息,细致到每棵树的树种、树龄、生长现状,花开花落的全程景观等。

  上述这些都是借助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卫星遥感技术与导航技术等实现的。李德仁说,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具特色的风景园林,形成了享誉全球的中华文化。上述现代科技手段在文化遗产和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最直接的作用是可以教年轻的设计师如何建造一个古代风格的园林,而且可以为后代设计师提供蓝本,更好地传承传统造园技艺,保护文化遗产。

  以开放的心态继承创新

  发言人:周干峙,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两院院士周干峙在IFLA第47届世界大会上讲话(中国风景园林网配图)
 

  “我是苏州人,我愿意回到家乡,与大家一起谈谈多年来我对中国园林的研究心得。 ”昨天下午,从苏州走出的两院院士周干峙作以“绿色世界,和平和谐”为主题的主旨发言。

  风景园林是人类的梦想与现实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最佳的人居环境。中国的风景园林拥有3000多年的优秀传统,在文化传承及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类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到今天,特别是在工业文明短短300年间,地球表面二氧化碳的浓度大约增加了5倍,人类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人居环境不断恶化等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园林绿化在构建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再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风景园林的目的,是使人们的身心健康、愉悦,这也是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园林中的完美体现。截至2010年,我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已达20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约480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13%。并已基本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风景名胜事业。“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园林绿化事业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周干峙说,风景园林事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要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求真务实的作风,继承传统,勇于创新,融贯中西,博采众长,使中国风景园林真正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苏州园林是最后的造园高潮

  发言人:孟兆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孟兆祯院士在IFLA第47届世界大会上讲话(中国风景园林网配图)
 

  中国古代园林可以分为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庙园林和风景名胜区诸类型。自古就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说,苏州园林为江南私家宅院的代表,也是我国古代造园运动的最后高潮。孟兆祯介绍说,水是苏州的灵魂,苏州也因水成园,加上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温和湿润的气候,作为江南能工巧匠和文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苏州园林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素雅而淡泊。

  中国古代诗人、画家和造园家往往兼于一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决定了文学“物我交融”的境界和“比兴”的创作方法,绘画“外师造化,内得心源”的境界和“搜尽奇峰打稿”的创作方法,从而也构成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和以借景为主的创作方法。发言中,孟兆祯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苏州经典园林为例,详细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创意设计以及构筑手法。

  “筑园首先要明旨立意,”孟兆祯介绍说,吴中名园之冠“拙政园”就是因园主解官归乡之后取潘岳《闲居赋》“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而自命。有了明确的造园目的后就是要择址相地,相地尤须在前人基础上观察,要整合地宜,才能构园得体。相地之后方是布局,布局学篆刻之“宽可走马,密不容针”之疏密变化,使得园林整体疏朗有致,富有变幻之感。

  随后,孟兆祯以置石掇山、花木种植为例,详细解读了苏州园林的筑园思想。

  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样性

  发言人:进士五十八,日本前造园学会、城市规划学会会长

 

 
日本前造园学会、城市规划学会会长进士五十八在IFLA第47届世界大会上讲话(中国风景园林网配图)
 

  “我希望从事风景园林设计的专职从业人员,更多地关注和思考多样性对于社会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 ”日本前造园学会、城市规划学会会长进士五十八在昨天的主旨发言中发出呼吁。

  发言中,进士五十八结合自己的研究及实践成果介绍了生物多样性、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历史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对促进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以生物多样性为例,动物和植物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只有多样性的生物共存,才能达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这一共识也使得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得到证实。由进士五十八参与设计、以这一理念为基本构建的许多著名的风景园林也获得成功,一场自然恢复运动在日本悄然兴起。在日本国家公园恢复时,便使用了进士五十八提倡的生物多样性理念。

  在倡导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进士五十八还积极地呼吁人们回归自然,以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提高社会可持续发展。“园林事业的福祉是改善人居环境,带给人们更多的幸福感。 ”进士五十八说,发展现代风景园林事业,还要注重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复原,以促进文化环境持续发展,加强城市居民的自我认同感和幸福感。

 

    相关内容:IFLA第47届大会开幕 世界园林师汇聚苏州

  IFLA大会圆满闭幕 中国学生包揽大奖

  IFLA第47届世界大会论文征集结果公布

  IFLA主旨发言精彩撷录

  IFLA第47届世界大会分论坛发言人名单

  IFLA会场80位各国专家思想碰撞七大主题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等出席IFLA并致辞

  仇保兴出席IFLA第47届大会并讲话

  IFLA第47届世界大会纪念墙纪念鼎落成

编辑:Aggi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