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解读上海世博公园-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多方位解读上海世博公园
[日期:2010-05-05]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设计师眼中的世博公园

  荷兰NITA集团是上海世博公园的设计方,几位参与世博公园项目的NITA集团设计师,向我们描绘了他们心目中的上海世博会和世博公园。

  image

    缤纷的休闲绿洲

  (Niek Roozen尼克·诺森/荷兰NITA首席设计)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举办的首次世博会,预计每天接待40万至80万游客,有望成为历史上吸引游客最多的一届世博会。世博会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蒸汽压力锅,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感观印象和建筑创作。世博会后,随着时间的流逝,热量会消散,热情与喧嚣会暂时停息,浦江边的世博公园将成为都市中心一片宁静的绿洲。

  世博园区中的世博公园将以其清晰的概念、有力的设计以及“绿色城市”理念而引人注目。

  届时,你可以看到,世博公园一侧的地面标高被抬升了8米,形成一道巨大的绿墙,清晰地隔开世博园区内的其它形态和特征,并构成一个面向黄浦江的天然大看台,便于观众观看表演。另外一侧则向水体缓慢倾斜,远眺码头的历史遗存,与水体和旧时码头的独特景观共同构建一处令人神往的梦幻场所。

  世博公园地面规划的灵感源自“水”,小径、长椅和小亭的布置如同浦江水般高低起伏。世博公园强化了“水”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一种自然的意象贯穿于整个区域。此外,由湿地植物和水泵组成的独特净化系统将对世博公园经流水进行处理。

  园中树茂密的枝为身处炎热上海的游客最大限度地提供遮阳之处。为改善城市及周边区域的环境状况,树种的选择则注重了集尘和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的吸收能力。

  世博会,特别是世博公园将有助于上海城市形象的提升,并促进城市生活状况的改善。正如上海世博会主题所表述的那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开放式公共绿地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世博公园将为聚居在其周边的人们提供一处优美而卓有成效的滨河花园。

  image
    参与世博公园建设是一种荣耀

  (Kristian Koreman克里斯丁·赫尔曼/荷兰NITA设计师)

  得知我公司提交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心绿地设计方案被采纳的消息后,我们深感荣幸和喜悦。NITA团队见证了中荷两国设计师多年的精诚合作,世博会项目将为我们在中国的事业增添至高无上的荣誉。

  每次来到上海,我都能从这个充满激情和动力的城市中获取更多的活力。在我眼中,上海是传统中国情调与现代西方风格的美丽结合体。最近三年里,我几乎每个月都会来中国,期间我们遇到很多人,他们的友好、热情及优秀的组织能力,使我在中国的工作变得异常愉快。

  我曾担任过澳洲首都迎春花展、荷兰2002年园艺博览会的总设计师,这次能够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工作,我感到无比荣幸。这个项目组织得这么好,进展如此之快,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在荷兰,如要设计和建造这样一个公园,估计要花费八年左右的时间。而世博公园从完成概念设计那时起,至今只用了短短的6个月时间,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站在现场就树的种植情况展开工作了。我可以告诉你,树种植得非常好,很专业。在如此短的时间完成如此多的工作,世博公园的建设速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博公园的地面造型相对于广袤的周围环境,其比例尺寸感觉也非常好。在上面走一走或坐在新种植的树下,眺望船只往来穿梭的黄浦江,令人心情愉快。在这一刻,你已经可以感觉到这里宜人的氛围。我敢肯定,在世博会期间游客一定会有同样的感觉。他们将爱上这个地方,因为在令人激动的世博园区内,能够有片刻的时间坐在树荫下小憩,欣赏多姿多彩的植物,这种感受真是妙极了!

  我很高兴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把世博会的绿地选在黄浦江岸边。我相信,在世博会后,这个公园一定会格外受人青睐。

  image
    世博公园让我们领略了上海的开放和高效

  (戴军/荷兰NITA董事、亚洲执行代表)

  我想用两个词来形容这个项目和上海这个城市给我的深切感受,一是“Open(开放)”,二是“Efficient(高效)”。

  “Open”,指的是文化的开放、观念的开放,还有审美的开放。我们的方案是一个极富个性的非常规的设计,我们在开始选定这个方向时虽然对中国文化、地域文化都有所考虑,但毕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差异和审美趋向,所以也估计到了它的接受度和认同度的问题,但令我们非常惊讶的是,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众多的参与者均能够对方案有很好的理解和认同,并没有遇到我们预想中的排斥和对抗,这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上海文化的开放性、国际性和包容性。

  “Efficient”,从参与方案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让我体验到了上海的高效率,在纷繁复杂的条件下快速地协调、推进、落实,项目组织者的高效率让我们叹为观止,让一切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国际化都市的节奏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发展跳动的脉搏。

  image
    精神性与自然性在这里激情碰撞


  (于志远/荷兰NITA董事中国项目部设计总监)

  “创新”,是时下设计界通用的专业用语,见诸于各种媒介。

  面对世博公园这样的案子,如何创新,是一个挑战。每一个设计师都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独具个性,希望为民众带来更好的作品,也可以说这是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我们发现,一种平衡被打破,另一种新的平衡才有可能被创立。比如,我们在世博公园中采用大片矩阵种植乔木的方式,这时,树木已不再是单纯的绿化植物,而成了一个装置,提供着一种体验。树木从被观赏的被动客体,转变为创造空间的能动主体,这正表达着自然力的雄厚。这种体验是超出大众想象的,巨大的尺度与黄浦江以及南浦大桥、卢浦大桥相呼应,将创造出一个新的平衡。

  整个广阔的公园,被几种简单的元素控制,其形成的统一与单纯性,一目了然。乔木骨架、彩色地被、曲线流贯、滨江长廊,将人们的视线推向黄浦江,而地形的延展升起,更是全景式地展示着这一切。设计师的意图与精神在其中自然流露,公园的场所意义也充分凸显。

  精神性与自然性在这里冲撞,其迸发的激情正是所谓的“滨水的绿地,中心城区的绿地,世博的绿地”。

编辑:just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