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理论探索—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一种有效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
[日期:2009-09-16]  来源:中国园林  作者:郭美锋   发表评论(0)打印



一种有效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公众参与

  摘要: 分析我国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提出解除弊端的有效方法——公众参与;同时介绍了国外公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及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了促进我国公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建议和适合我国公众参与景观设计的决策方法。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研究;公众参与;决策

  文章编号:1 000—6664(2004)01—0076—03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园林自其产生以来都是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不同的是在封建社会园林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是为全民所服务。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正在经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转变为以社会服务为导向。风景园林作为社会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来到公众的生活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优秀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品层出不穷,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然而我们也看到,各地出现一些景观价值不高、不为人们所喜爱、使用率低的风景园林作品。

  1 我国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1.1风景园林设计行政管理中的非理性

  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常因个别领导的意见和喜好而决定,为尽快出“政绩”,各地都掀起一股建设超大尺度的、不适合使用的“城市中心广场”、“城市景观大道”的热潮,追求气派,追求最大、最长、最宽,强调几何图案,攀比之风盛行。

  1.2设计师的自我表现及其专业素养的局限性

  现今一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趋向于突出设计师本人的喜好,凭自己的专业知识、艺术天赋和直觉进行设计。设计师由于自身的理论和专业修养具有某种局限性,往往靠模仿别人的作品进行设计,而忽视城市具体的气候、地理、土壤条件,丧失它赖以生存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造成城市景观的贫乏。

  1.3公众参与机会及其参与意识的缺乏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始终维护人民的利益,于是人民对政府形成了一种信任依赖关系;另一方面,受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的影响,社会公共事务都由政府一手负责,公众很难有参与的机会,从而导致城市公共风景园林设计中缺少公众的参与。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的高度集权性和高度计划性,抑制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及个性的发扬和社会批判精神。

  2 解除弊端的有效方式——公众参与

  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以设计师和领导为主导,而缺少真正的使用者——公众的参与,忽视倾听公众的要求和愿望,越俎代庖的设计自然难以真正满足公众的需要。公众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根本利益之所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公众的生活质量,所以公众最关注其周围环境的发展。如在重点项目四川杨柳湖水库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公开讨论避免了其不合理规划的实施;北京市在编制2008年绿色奥运规划、奥林匹克公园规划及比赛场馆设计过程中,多次举行展览,听取群众对方案的意见,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公众能有效地对设计师和领导这两个主体进行制约,形成合理的公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决策模式吲。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平衡各种使用者的需求,有利于克服片面性(图1)。有了公众的参与,能集思广益,使决策更为科学,增强设计项目的可操作性,避免设计师陷入形式的自我陶醉之中;能统一思想,有效实施规划设计,促进市民对城市景观的理解力和市民素质的提高:能促进监督,减少暗箱操作等违规事件的发生,推动风景园林设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3 西方公众参与的发展过程及对我国的影响

  二战后的重建过程中,西方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特别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权运动的兴起,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碰撞,使得部分欧美国家的社会极不稳定。当局为了平息社会矛盾,被迫在政治生活中引入公众参与,于是在城市政治生活中掀起一股“公众参与”的浪潮,很快影响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日。在这些领域中,公众参与是随着倡导规划的提出而发展起来的。1965年,保罗·达维多夫(Paul Davidoff)在《美国规划师协会杂志(Joumal of American PlannersAssociation)》发表了一篇名为《规划中的倡导与多元主义(Advocacy and Pluralism in planning)的文章,提出倡导规划(Advocacy Planning)理论。他认为规划师应该正视社会价值的分歧,在规划过程中规划师可以从群众那里学习社会的脉络和价值观,群众则从规划师身上学习技术和管理,双方的交往让两类知识融合,共同发展啡。1969年谢莉·安斯汀(Sherry Arnstein)通过对公众参与实践的分析,发表了“市民参与的阶梯”(A Ladder of CitizenParticipation)一文,根据市民参与的程度将公众参与分为8级3个层次(图2)[5]。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通过对国外有关公众参与的书籍和文章的介绍,逐渐影响到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领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逐渐认识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采取多种形式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在城市公共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通过举行展览、媒体宣传和市民投票等多种方式让公众参与进来。近年来,一些大城市纷纷通过举办绿色论坛的形式,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促进城市的绿色环境规划建设。杭州2002年6月举办的“绿色论坛”、南京2002年1 1月举办的“绿色南京”论坛及上海2003年8月举办的“2003城市绿化国际论坛”相继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共议城市绿色环境规划建设。

  4 公众参与决策的机制和法律保障

  10多年来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在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尝试和努力,但公众参与尚停留在问卷调查、图纸和模型展示这样一些事后的、被动的、较低层次的参与上,与真正的“公众参与”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由于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公众参与缺乏法律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障。从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立法现状来看,主要注重于对规划建设部门的授权,而公众参与的立法还相当薄弱,导致“政府强制实施,公众被动配合”的局面。国务院1985年6月发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建设部1987年6月发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虽规定应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人民群众的意见,但都没有对征求意见的程序作出规定:1989年12月颁布的《城市规划法》也只是规定城市规划经批准后予以公布;国务院1992年6月发布的《城市绿化条例》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和审批中亦没有就征求意见问题作出规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和成熟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公众参与也必将随之提上议事日程。鉴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时,将公众参与和公众决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精神写进条文,明确公众参与的主体及其权利,并对违反行为做出明确的处罚规定,使公众的知情权、建议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并落到实处。

  (2)推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制度的建立,加强其行业管理,为公众参与奠定基础。(3)加强风景园林建设法规和风景园林建设基础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增强市民责任心,逐步完善市民意见的反馈渠道和回应机制吲。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