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名胜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北京市“十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日期:2010-11-25]  来源: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四、“十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任务

  充分认识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和优势,深入研究北京历史文化内涵,继承优秀文化遗产,明确保护的概念,突出保护重点,特别要高度重视整体风貌的保护。在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正确处理城市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关系,加大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力度,完善相关地方性法规,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初步形成既保持古都风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风格。“十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保护旧城格局。

  1.严格保护中轴线上及其两侧的传统建筑。南段整治珠市口到永定门一段:研究复建正阳门瓮城的可行性方案;结合大栅栏、鲜鱼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整治,对前门商业街进行改造,改善地区交通环境,保持传统商业街特色;恢复老天桥的历史特色;对天坛、先农坛保护范围内的单位及居民实施搬迁,完成天坛、先农坛的全面整治修缮;实施复建永定门城楼。北段整治地安门至钟鼓楼一段:恢复景山以北的皇城夹道,露出皇城墙;全面修缮钟楼、鼓楼、后门桥及醇亲王府、恭王府,整治钟鼓楼——什刹海地区环境,实现钟鼓楼周围的规划绿地。

  2.重点保护好皇城。做好皇城内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和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有计划地搬迁皇城内占用文物建筑的单位,继续整治环境和水系。严格依据规划控制皇城内和皇城周围的新建筑。妥善保护明北京城墙遗址,建成城墙遗址公园。修缮整治部分明清皇城墙,建成北京皇城遗址公园。沿城墙旧址保留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形成象征城墙旧址的绿化环。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结合皇城的实际情况,编制《北京皇城保护规划》,明确皇城保护的范围,保护的内容和工作重点,制定皇城保护的具体措施。

  3.保护“银锭观山”和从市区中心区向西遥观西山的重要景观视廊。认真研究市区中心地区的景山万春亭、北海白塔、妙应寺白塔、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天坛祈年殿、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各景点之间的景观视廊,对经研究确定的景观视廊,其保护范围内新建筑的高度应根据保护需要进行实地测试,并加以严格控制。

  (二)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

  1.研究制定《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管理规定》和《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准则》,进一步完善保护规划,综合考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交通和市政改善问题,调整旧城区的交通系统和道路网规划。制定有利于人口外迁的政策和措施。在东城区和西城区各选1至2个保护区进行实施保护规划的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2.增划历史文化保护区,扩大保护区的内容和类型。如增划重要景区、近现代街区、村镇,使保护类别齐全。公布北京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三)加强危旧房改造中的名城保护工作。

  “十五”期间,本市要力争基本完成城区现有危旧房改造工作。要树立危改与名城保护统一的思想,通过危改将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面貌加以整治和恢复,充分展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对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重合的危改区域,要严格按照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实施,采取保护原貌、有机更新危旧房、恢复原有历史特色的方式进行。对旧城内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的危改区域,要重点加强文物保护和周边环境控制,严格执行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有关规定。要注意旧城整体高度的控制。危改区域的规划设计方案应包括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内容主要有城市格局和高度、街巷的历史沿革和体系、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古树名的保护、整治和周边环境改善措施等。市规划部门、文物部门等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程序和制度,切实做好危旧房改造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旧城改造要基本保持原有的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同时注意路网加密,改善旧城交通拥堵状况。近期以南池子危改区为试点,探索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实施危旧房改造的思路和方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危旧房逐步进行改造。

  (四)整治京城水系。

  “十五”期间,京城水系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期实施;先中心后周边。通过截污、清淤、护岸、水利设施改造、拆迁、绿化美化等工作对城市水系进行全面综合治理,使城市河湖防洪标准、供水保证能力、水环境质量和水经济效益都有明显提高,达到“清、流、绿”的治理目标,在城近郊区增加环境水面600公顷,改善水面1000公顷。

  1.整治和恢复与城市历史沿革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保护旧城区内什刹三海、北海、中南海水系。研究旧城内旧有的河道、前三门和东、西护城河恢复的可行性方案。研究保护旧城区内的古代桥闸,如东不压桥、西不压桥、后门桥、甘石桥、德胜桥、玉河桥等反映古代北京城市水系变迁和桥梁建筑重要实物。

  2.保护旧城区外的水系。主要有西北上游的昆明湖、长河水系和东南下游的通惠河、大运河水系,这是供应北京城用水的重要水源,在接济漕运和宫廷用水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月河、坝河是元大都城的重要水系。保护和恢复莲花池、金中都护城河残迹、鱼藻池,这是辽南京、金中都城发展变迁的重要物证。

  3.实施转河工程,新开河道3.7公里,形成北环水系并达到通航要求。完成北护城河、二道沟、清河、坝河、凉水河、北运河、潮白河干流、永定河水系、大石河等水系的综合整治工程。完成京密引水渠和永定河引水渠的河道清淤及沿河景观整治等技术改造。

  (五)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1.重点做好北京皇城及中轴线的保护和整治工作,研究皇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计划。同时做好卢沟桥、古观象台、北海及团城、云居寺塔及石经、十三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

  2.加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继续整治故宫、天坛、颐和园等世界文化遗产周围的环境,严格控制新建筑的建筑高度。投入足够的保护资金,采取措施控制故宫、八达岭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参观人数,减少旅游者超过合理容量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不利影响。

  (六)保护和修缮文物古迹。

  “十五”期间,根据“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通过保护和修缮工作,基本实现本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部得到整修,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妥善保护,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消除险情的目标。1.落实3.3亿元三年文物建筑抢险修缮工作计划,利用高科技手段保护和恢复文物古迹。重点安排“两线一街一区”(中轴线、朝阜路沿线、国子监街和什刹海地区)等项目。整治修缮钟鼓楼、火德真君庙、后门桥、太庙、天安门等城市中轴线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对位于朝阜路上的白塔寺、历代帝王庙、大高玄殿、景山、大慈延福宫、孚王府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重点修缮;恢复国子监街的传统风貌;整治什刹海地区,包括涛贝勒府、原辅仁大学、醇亲王府、恭王府及花园等。此外,还要重点做好圆明园遗址、明北京城城墙遗迹、先农坛、东岳庙、宛平城的居民搬迁和文物修缮工作。

  2.做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论证及申报工作。公布第七批、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使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达到300处。各区县要分别公布一至两批区县级保护单位及区县级暂保单位。继续划定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工作要完成50%。

  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合理利用工作。积极、稳妥地探索北京地区博物馆的分级标准和管理模式。加强对文物拍卖企业、拍卖活动及古玩城、潘家园文物市场的管理。加快琉璃厂文化区建设,促进形成具有北京特色和较高文化品位的文化市场。

  开展北京地区近现代文物的普查及重点保护、利用工作,在此基础上确定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整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部和周围的环境,全面修缮国子监、孔庙,整治国子监街地区环境,恢复其历史文化风貌。严格控制东、西交民巷的新建工程,保护其近代西洋古典建筑群的总体风貌。根据《圆明园遗址总体规划》,完成圆明园遗址驻园单位和居民的搬迁整治,开展遗址勘探调查工作,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加强对颐和园、香山地区的环境整治。整治元大都土城及护城河周围环境,拆除违章建筑,加强对遗址的保护。全面修缮、保护卢沟桥、宛平城墙,并开始宛平城内环境整治。修缮十三陵未开放陵区;有重点地开始对明长城北京段的修缮工程。

  (七)继续进行考古发掘,保护地下文物埋藏区。

  公布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区,使全市地下文物埋藏区达到50处。继续进行琉璃河商周遗址的考古挖掘工作。完成《老山汉墓考古挖掘报告》;对北京地区汉代古城址、古遗址、古墓葬进行全面的调查、勘探和研究。同时,加强旧城内以北京古代城市发展变迁为主题的城市考古工作。重点在宣武区的广安门、牛街、白纸坊等古蓟城、幽州、辽南京、金中都城址地区。

  (八)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贯彻“两个战略转移”的方针。

  认真贯彻执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两个战略转移”的方针,即在城市建设布局上,市区建设的重点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城市建设的重点从市区向远郊地区转移,以缓解市区中心地区特别是旧城地区的土地、人口和交通的压力,这是对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具有长远意义的关键措施。“十五”期间工作的重点是:

  1.加快郊区卫星城和小城镇建设。“十五”期间,重点发展通州、昌平、亦庄、黄村、良乡、顺义6个卫星城,使其成为市区人口转移的主要地区。加速推进郊区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昌平小汤山镇等33个中心镇的建设。在规划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是搞好卫星城和小城镇建设的关键。

  2.加强主要功能区建设。近期要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商务中心区、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等重点功能区的规划建设,树立首都城市发展的新形象。坚持“分散集团式”布局原则,加快市区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改善市区生态环境;加快市区边缘集团建设,重点搞好北苑、回龙观、西红门等新建居住区的建设,疏解市区人口,减轻旧城压力。

  3.优化城区路网,改善道路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状况。加密旧城路网,从保护旧城风貌出发,对旧城道路红线的宽度和走向问题进行认真研究,要结合道路调整和改建,加快市区特别是旧城区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全市道路交通系统。一是地面交通与轨道交通共同发展,轨道交通建设是面向城市交通的长远战略调整。二是地面交通建设重点形成快速道路系统、城市主干道系统和中心区路网加密系统,组成三大交通体系。三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改善市区交通状况。近期重点完成内环至二环路之间的一些主次干道工程。“十五”期间城区计划修建道路31条,长度58.3公里。使城区路网密度从目前的3.8公里/平方公里增至5.27公里/平方公里。

编辑:jo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