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山水园林文化-园林文化-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杭州的山水园林文化
[日期:2009-08-05]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西湖游船今昔(1)

  去杭州的游客,总少不去西湖,去西湖绝对要坐在游船上,畅游湖光山色,细观绿波岚影,领略一下西子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动人风貌。

  游船是我国水上交通工具之一。顾名思义,它主要是为了运载旅客之用。因为各种不同的船形构造和船桨、船帆的使用,都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船的制造和使用风俗。有湖就有船,联系到西湖游船的历史和习俗,也是颇有趣味的。

  西湖的名称,最早始于唐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曾浚两湖,筑长堤,开始治理这块美丽的湖泊。那时,西湖还处于初辟阶段,湖面广宽烟波杳渺。因此,湖船的样式还比较古老,其船头都画上龙头,首尾较高,作为载人载货的航船出现,尚保留了海船的遗风。白居易有“小航船亦画龙头”之诗,生动地描述了那时湖船的形状。

  到了北宋时代,西湖又进一步增辟。大诗人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募民开湖,对西湖进行了全面整治。这一时朝湖船的外形比过去略为讲究,使用上开始向游船演变。头为螭头,船身较大,两旁无舷,人从船头到船足要爬过船顶,基本上还保持了海船的特色。苏东坡诗:“映入黄帽螭头舫。有的湖船则漆以红色,取名“游红”、“闹红”。钱思复诗:“红船大于屋,坐客不能满”。申屠仲权诗:“红船撑入柳荫中。”姜白石诗中也有“闹红一舸”之句。

  南宋是西游船鼎盛时代。船的制造由简朴逐渐趋向炫丽。船的使用从运载船向单纯的游船发展,在形式上起了很大的变化。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一方,沉溺于舞升平,行歌作乐之中,西湖泛舟之风盛极一时。据梦梁录》记载,当时湖中大小船只,不下数百舫、有的约长二十余丈、或容百人,有的约长十余丈,可二三十人,这些船舫,大都制作精巧,雕栏画拱,行如平地。其名甚多,如”百花”、“十棉船”、“七宝”、“金狮子”、“何船”、“劣马儿”、“罗船”等。按其船形和桨帆使用情况,可分以下七类:

  大型游船:这种船的特色是装饰华丽,船舱宽敞。报白廷玉〈西湖赋〉载有艘叫“总胜”的船,可以“列四筵而才半”,有叫“明玉”的船,可以“坐百客而有裕”。由此可见船体之大。

  楼船:这是一种两层楼房的游船,上下均可坐人。据载,有大小三号:头号置歌筵,储歌童;次号载书画;再次储美人。原来的湖船,船夫来往皆从顶上过,但从楼船开始,改为可以沿舷街而行了。

  槛船:这是一种使用布帆的游船。当时一个叫李仁仲的人,试制了这种面舫,还取名为“浮家汛宅”。

  车船:这是一种棚上无人撑驾,运用车轮脚踏而行的游船,速度很快。一说为贾似道所造:一说为南宋初杨么占领洞庭湖时始创。这应该说是我国数百年前土制的机械动力船,在船的制造上是一次大改革。有人说这是现代轮船的始祖,遗憾的是后来没有再发展下去。

  采莲船;这是一种小游船,为当时内侍所造。船以青布为篷,装饰精致,仅容一二客坐,称为“采莲船”。

  瓜皮船:这是一种形似缺瓜的小型游船,在宋、元之时曾风行一时,文人诗词中颇多吟咏:“小小渡船如缺瓜”“瓜皮船子送琵琶”,“瓜皮船小歌枝”、“瓜皮船小水中央”等。除载客游湖外,主要是一种做小头卖的船,如有卖羹汤、时果的,也有卖酒、茶和供应菜蔬的;有卖糖狮子、糖小儿以及时花带朵的,也有卖鸡儿、姜蒜末、海蜇、螺头的。还有岸边的小钓鱼船、湖中撒网鸣梆的打鱼船和放生(龟鳖螺蚌船)船等,都是这类瓜皮船。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