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特色的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理论研究-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有中国特色的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日期:2010-04-15]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罗哲文   发表评论(0)打印



  四 重修建福宫花园是中国文物建筑保护特色的体现

  经过专家论证,国家文物局同意并报国务院批准,故宫内西北角的建福宫花园正在重建之中。第一期工程经过了六年的时间即将完工,闻之不胜之喜。关于建福宫花园重修的情况,可能尚有其他更为详细的论述和介绍,在此不多赘述,仅结合中国文物建筑保护的传统与特色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 古建筑的最大价值在于其本身的存在

  古建筑文物的最大价值在于“物”本身的存在。如果物之不存,价值从何谈起。在20 世纪50 年代之初,在文物古建界中少数专家之间对古建筑如何保存、保存什么的问题曾发生过理论上的争鸣研讨。有个别专家认为古建筑本身不可能长期保存,终将消失,不如详细测绘,详细记录,可以永久保存其资料,提供各种用途。这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经过几番研讨辩论之后就停息下来了。的确,古建筑也包括其他一些文物难免各种劫难,政治变革、战火硝烟、雷击电火、人为纵火、有意拆除等等,还有日晒雨淋、糟朽风化等等,料、石头甚至铜铁都不可能永远不坏。石刻风化,彩画、壁画变色至今还是世界上文物保护没有解决的问题。如何处理实在应该共同努力。

  文物、古建筑与历史文献、档案图书、考古报告等等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历史文献、考古报告、档案资料等等十分重要,价值很高,但是从性质上来说,它们与文物有本质上的差别,文物是以物来发挥作用,历史文献、档案图书则以其内容发挥作用。当然文物部门也可设档案资料、图书机构,但仍然以保护文物本身为主,图书档案资料是为文物保护、管理、利用而服务的。

  文物建筑保护主要是防止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破坏。保护的方法自古以来就有经常保养、局部维修加固、重大的修缮和复原重建等方法,使许多重要的建筑得以传承下来。以湖南岳阳楼为例,如果不是历代重修,早已不存在了。著名的一次重修是宋庆历四年(1044 年)范仲淹的重修,一篇《岳阳楼记》千古传颂。现存之岳阳楼虽为清代重修,但仍传承了一千多年久远的历史信息。试观现存的古建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经过维修加固或重大修缮或重修复建的。故宫的许多重要建筑,如果不进行重修重建,也绝不可能被称之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了。

  建福宫花园在80 多年前被一把无名之火烧毁之后,残址杂丛生,日晒雨淋,石刻风化,基台碎裂,日趋严重。如果不加以修复,势必使故宫内这一区精美的建筑群逐渐消失。这里我想结合中国文物建筑保护的特色与西方不同之处略谈一下。希腊、罗马、巴黎等地的花冈石地面和残垣、孤柱可以露天保存,而中国的木结构和砖石、泥土地面在露天是难以保存的,必须有屋宇覆盖才能长久保存,这是从物质上说。还有文化意识上也有不同之处,中国人喜欢和谐、完美,对于如此完整的故宫格局,如缺了这精美的一隅总觉是个遗憾,因此在许多专家学者和广大社会人士的呼吁下,在爱国人士的经济支援下,经故宫和国家文物局报请国务院批准,使紫禁城这一缺陷得以弥补。这就是中国的特色。我认为也是世界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体现。

  我作为故宫保护的积极支持者之一,对此盛举十分高兴,记得在10 年前的再现辉煌的文章中就提出修复建福宫花园的建议,不久果然实现了。在2001 年4 月3日一期工程主要建筑延春阁上梁庆典之际,还写了一首庆贺的小诗《 新千年、新世纪》:

建福精构,御苑煌煌。华堂丽屋,稀世珍藏。
遽遭祝厄,殿阁惟殃。霎时焦土,玉石俱亡。
百年残址,行将沦丧。欣逢盛世,纲目同张。
士人学子,协力齐倡。输资献智,再造辉煌。
鸠工遴材,斧凿锵锵。上梁之日,共献华章。
大安大吉,钟鸣鼓响。书以纪盛,万世流芳。

  为第一期工程捐资400 万美元者为香港中国文物基金会董事长陈启宗先生。

  我相信建福宫花园的重修完工,必将为紫禁城宫殿布局的完整,为康乾盛世这一最佳历史阶段的原状补上一缺。

  2 科学修复的建福宫花园还是不是文物

  几年前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谈过我的意见,有科学依据所修复的古建筑不能以假古董视之、斥之,为古建筑的保护维修申辩。的确曾经有过一阵明清城、宋元城、唐城、唐宋一条街、明清一条街等等旅游项目,那不是文物,斥之为假古董是可以的。但有一些不了解情况者,连古建维修也被波及池鱼就不对了。我明确地表示了有科学依据的维修古建筑的观点,包括复原重建都应称之为文物。不久前有新闻媒体采访我问复建的北京永定门算不算文物,我也明确表示是文物,因为它是在原位置有科学依据修复的。

  我曾经在学习前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过维修古建筑四保存的原则,即保存原来的形制、原来的结构、原来的材料、原来的工艺技术。如果这四保存做到了,就是保存了原来古建筑的文物价值,就应该是文物。

  这里还要说明我的一个看法,文物是经过人的创造加工的,它的价值不在于原始的材料。金银、珠宝、钻石、翠玉等等有很高的原材料价值。但未经过加工就没有文物价值。同样原木材、原山石、原金属材料没有经过加工也没有文物价值。各个时期的古建筑的价值就体现在它的形制、结构、材料(加过工的)和工艺技术上。

  因此,修复的建福宫花园是文物,而且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有科学依据,符合四保存的原则。

  如果说重修重建的都不算文物,紫禁城可能大部不是文物了。

  3 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国家与社会参与的结合

  我一直认为我国的文物保护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这一道路不仅要高度重视传统的工艺技术,而且要十分重视现代的科学技术。这一道路还表现在国家保护文物的方针政策上。建福宫花园的复建正反映了国家为主社会参与的这一中国特色。

  建福宫花园的恢复,虽然专家学者呼吁多年,但是由于当时国家财政困难,难以解决。正当国家文物保护的方针政策实行以国家为主社会参与之时,以香港爱国人士陈启宗先生为董事长的中华文物基金会慨然捐款400 万美元用于建福宫花园修复的第一期工程,使这一当时最高档次的文物古建复建工程得以启动。在修复工程技术方面,不仅按照文物法规和古建筑维修原则精心设计,拟制传统的施工方案,还邀请了国际知名文物保护专家宋德先生mr。john。sandy 参与用新的科学技术保护石质柱础和石雕艺术构件。建福宫花园的复建充分体现了传统与新技术、中外专家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文物建筑保护的道路。

编辑:Aggi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