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之都”打造中部地区最佳山水生态宜居城-经验交流|园林城市-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月亮之都”打造中部地区最佳山水生态宜居城
[日期:2009-12-10]  来源:中国江西新闻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明月处处有,宜春月最明。宜春被誉为 “月亮之都、月亮之城”。

  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宜春全力打造中部地区最佳宜居城市,2007年起用三年时间在中心城实施涉及76个工程的“13579”绿色工程,使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宜春市创新推出了“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长效机制,让城市管理没有真空。

月亮之都的动人夜景。

  近年来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实践,给宜春带来了喜人的变化:美了环境、绿了家园、齐了人心,随口吐痰、乱扔烟头的少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的市民多了。今天走进宜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政通人和,社会和谐,青山绿水,宜人宜居的山水生态城。

  宜春:一座山水生态宜居城正在崛起

  记者了解到,在创建工作中,宜春按照打造中部地区最佳宜居城市的要求,对城市绿化生态系统和宜居环境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山水生态城市风貌已经显现。

  城区公园由原来1个增加到9个,面积由原来150亩增加到近3000亩,增加了近20倍,中心城区人均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均超过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

  采用BOT模式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城区铺装路面积186.4万平方米,人行道改造面积40多万平方米,摊铺沥青路面30多公里,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城区道路无障碍化,城区道路基本实现了“黑色”化。

  新建了一座占地420亩、日处理能力300吨的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2%以上。

  路灯数量由撤地设市前的3000盏增加到30000多盏,并建设了路灯节能监控系统。

  市民普遍称赞:现在的宜春中心城,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灯更亮了,路更畅了,景更美了。

宜春市全景。

  “18+1”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 让管理没有真空

  据了解,宜春市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把城市管理各执法单位的简单执法权归并形成“18+1”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按照“以路为界、地块包干、综合执法、责任到人”的原则,在各街道办事处派驻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在社区居委会派驻城管中队,形成了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管理网络。

  此外,采取以告知、劝阻、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措施,实行以服务群众为目标的城市管理,从而构建了全方位、多功能、高效率的服务网络体系,真正使宜春市的城市管理达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无缝隙的管理格局。

  在如此严密的管理体制下,市民的文明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市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乱扔垃圾、乱丢烟头、乱吐口水、乱摆车辆的行为少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的风气逐步形成。

充满诗情画意的袁山公园。

  100多个部门和单位挂点进驻 联创联建文明社区

  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宜春市将城市创建和城市管理的各项目标与要求,纳入社区日常管理中,形成以街道办事处为单元,以社区为平台,以参与创建活动的市区两级单位和社区驻在单位为纽带的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机制。

  一方面,建立健全社区居委会和居民小组,市区两级财政拨出专款,统筹解决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干部的报酬;另一方面,市区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军分区、纪委、组织部、宣传部作为包片领导机关各进驻一个街道办事处,市区两级100多个部门和单位作为挂点责任单位进驻城区指定社区。

  社区居民告诉记者,联创联建文明社区活动启动以来,小区、楼院文明氛围浓厚。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环境优美、治安稳定的社区新风貌日益显现。据悉,各包片领导机关、挂点责任单位共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新建社区办公场所15处,改造服务平台30多个,完成小街小巷改造5期,共200多条。

整齐、干净的特色宜春新农村。

  组建“婆婆网管队” 激发市民为主自我管理

  为发挥市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宜春健全了社区的党组织机构,完善了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议事机构,建立了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聘请市民监督员,推选楼院栋长、单元长,逐步搭建起为居民服务的社区平台,有效地激发市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维护的主人翁意识。

  在市民为主自我管理与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城区社会治安秩序更趋稳定。有效遏制了“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厉打击了偷盗、损毁公共设施等违法行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防范网络日益完善,市民的安全感显著增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宜春中心城区共推选招募文明劝导员、市民监督员等近5000人,组建“婆婆网管队”等各类群众性组织100多个,形成人人参与创建,个个参与管理的浓厚氛围。

  随着宜春中心城区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宜居宜业宜游”的品牌形象正在树立和提升。除2005年、2007年连续两届荣获全省文明城市称号外,中心城区还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道路交通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等8项国家级殊荣,城市管理工作连续六年全省第一,在全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暗访中连续四年名列第一。

宜春市一角。

  相关链接:“13579”绿色工程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中心城区生态园林绿化建设步伐,营造“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景观环境,为文明城市创建营造良好的环境,宜春从2007年起用三年时间在中心城实施“13579”绿色工程。

  一个目标,即围绕城市创建目标,按照“显山、露水、透绿、出新”的要求,打造“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景观环境。

  三十个游园,即为进一步满足居民休闲、健身、娱乐需要,按照“彰显山水、大小适宜、分布均匀、便民实用”的原则新建和改建30个小游园,使城市公园、游园布局均衡,500米幅射半径内均有公园或游园。

  五条景观道路,即坚持“绿随路建,有路皆绿,绿美结合”的原则,重点高标准建设5条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物种丰富、特色鲜明、清新舒适的景观大道,即新建秀江东路、芦洲大道、宜阳东大道、明月北大道,改建外环北路,并做到绿化与道路和街景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时对高士北路延伸段实行高标准绿化。

  七个公园,即结合宜阳新区、袁州新城和秀江东路延伸建设,新建公园5个,包括新建宜阳新区的宜阳公园、雕塑公园,市委大院搬迁后的怡心公园,袁州新城的袁州新城公园,秀江东路延伸段的滨江公园;并对袁山公园、秀水(含湿地园)公园进行改造,完善其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化成公园配套建设动物园、花鸟园、盆景园各1个。

  九个绿色文化广场,即新建集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绿色文化广场9个。

  目前,“13579”绿色工程项目数为76个, “13579”已成为绿色工程的标志性代名词,成为绿色宜春的一个品牌。

编辑:just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