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景园林师 → 大师专栏|风景园林师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罗哲文:古建筑研究保护一生缘
“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申报遗产’还是件好事”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国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遗产清单,由世界遗产大会审核和批准。世界遗产的种类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凡是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点,都由其所在的国家依法严格管理。 鉴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国有关专家虽然没有能参加国际上这些活动,但却始终在密切关注。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在国外讲学时,接触到一些加入“公约”的国家,深受启发;罗哲文在国内接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来访时,也谈到希望我国能参加“公约”组织。许多专家都认为,应该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加以保护。 到1985年3月,第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由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首先发起并联合著名生态学家阳含熙、著名城市规划专家郑孝燮和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等4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递交了《建议我国政府尽早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提案。 当年11月,这个提案就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中国的要求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欢迎。1986年,中国就开始了第一批世界遗产的申报工作。罗哲文回忆说,“中国的遗产真是太丰富了,最初我参与写申报文本时,提出的候选项目有40个,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评议,最终在申报时提出了6个,即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与秦兵马俑、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和泰山”。 “那时,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审批比现在要宽松些,申报的国家也不多。关键是我们这6处遗产在国内外是最顶尖、最著名的。所以这6个申报项目很快就在1978年通过了。” 罗哲文说:“那次很顺利。我们抢了先,抓住了这个机遇,没有错过。而进入90年代,许多国家才对这件事情重视起来,竞争也开始激烈了,申报的难度越来越大,名额也卡得很紧。” 从1985年开始,罗哲文就和“申遗”结下了缘。中国每次的申报项目,他都要参加考察和评选。因为中国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国之一,他还作为专家,三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评审工作。 针对现在中国各地流行的“申报热”,罗哲文认为,“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申报遗产’还是件好事,一是能引起领导重视,二是能普及申报世界遗产的标准和要求。比如杭州申报西湖为世界双遗产,开始准备不足,没有成功,后来再申报时竞争就很激烈了,现在为了申报,西湖边上许多建筑要拆除。杭州市长表示,申报是否成功并不要紧,即使不成,今后能够按照世界遗产标准来实施对西湖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也是件好事啊。” 目前,中国已列入申报“世遗”预备名单的有100多个项目。罗哲文提醒申报者说,“不是光有申报热情,有资金投入就行,还要对申报项目有科学认识。科学申报才能取得成功!”
编辑:Aggie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