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景观-理论探索—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闲“话”景观
[日期:2009-12-24]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李先军   发表评论(0)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 国外Landscape Architecture 在与中国园林传统思想的不断交融与碰撞中,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值得设计师们不断的探讨、总结。在这一时代,正像文中所提到的,我们已经不单单是设计师本身,更多的是演讲家、外交家……。如何让设计理念为更多人接受,无论是广大的公众或是政府官员;如何让我们的城市,我们生活的环境更舒适宜人,需要大家共同来关注!我们作为媒体,更希望利用这个平台来促进中国景观事业的发展!

    以下是中科院建筑设计院房生景观工作室设计总监房木生、美国SWA Group集团助理合伙人俞沛雯、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五所副所长韩辉和《风景园林》杂志特约评论员李先军的一次谈话:

  白话景观与公众参与

  房:我们身处一个被认为是新兴的行业。之前公众对于园林或者景观的认识,可能是小的、私家的园林,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美化装饰性行业。近年来,虽然很多专家已经为本行业提出了较大的关注视野,但社会上许多人并没有真正了解这个行业或者这个专业所能做出的贡献。所以,这个行业既需要有行业引领者的振臂呼喊,也需要我们这些可以通过景观评论、设计实践和其他方式逐步来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和被认识。这个事情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需要大众参与认识的事情,不仅仅是简单的设计师的事情。

  李: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所谓的景观行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职业?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还是服务业?我觉得它应两者兼顾。即拥有一定的文化创意成分,又在努力为群众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我们去创造景观、考虑生态、考虑文化等很多方面的内容,最终是为了方便群众使用和使他们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

  房:这个服务,不仅仅是表现在我们自己设计方面的服务。更多的还是需要自己行业内的人行动起来,让更多的业外人士了解和参与我们的服务内容,达到让全民对景观有正确的认识,又能让景观空间为全人类服务的境界。

  李:我们现在都在提倡公众参与,去公开的让公众参与去提一些反馈意见,其实有时候公众眼中的好与不好,跟专业的层次比较起来还是会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让公众参与有更多的意义,专业人员应该在一定的程度上去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去把一些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然后让群众去接受它,才能引导他。

  我现在正在主编一本书《城思录》,我希望将不同行业的专家对城市的思考能够搜集起来编成一本书,这本书不仅仅为专业人员服务,还为广大的普通市民提供更多更真实的城市思考,以更好的去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我知道这种做法的效果会有限,但我们都应该去努力。

  吴良镛先生之前就将建筑学扩展到广义建筑学的概念,而如今又扩展到人居环境学的领域,这对于建筑的功能和意义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对于公众更好的理解建筑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同样,我们的园林或景观也应该向公众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上世纪曾经提出了"大地园林化"的口号,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类似的口号,当然我们要去做更实际的事情。

  房:其实我所理解的设计就是这样的简单的,也是"白话"的,我比较赞同白话这个概念,与其他研究一样,很多时候业内人士总会把学术研究复杂化。实际上,很多高端的理论都是最简单的。不知道是不是专业人士把事情复杂化后就会显得比较神秘一些,好去糊弄人?(笑)

  俞:我们在美国,经常会有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比如通过展板和社区志愿者现身演讲的形式,向公众宣讲一些我们的理念,这个时候就需要能用平民的语气,真的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来思考。Presentation的技巧也很讲究,需要事先把专业的术语转化为引起大家共鸣的"白话"。在公众参与设计裁决的过程中,会在老幼妇孺真实的投票的基础上来裁决设计的走向,这和国内以"精英"和领导意见为主的评选过程有很大的差别。

  韩:景观设计师的职业也是白话的,他是要面对公众、政府官员、开发商和各专业技术人员的。从这个角度上说景观设计师表现出一定的多重性,首先他既是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又是思想家、社会学家、外交家和演讲家,是博弈各方利益和协调各方关系的中心,景观设计师更像是一个触媒界面。

编辑:Aggi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