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设计|园林规划-规划设计频道 → 理论探索—规划设计频道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闲“话”景观
设计师的责任感 韩:谈到设计师的责任感,个人认为我的老师俞孔坚教授是业界一个好的榜样,他是国内现代景观设计行业的开拓者,无论是学术还是规划设计实践都表现出对于脚下土地极大的热爱,这是我对他最大的印象。作为后来人,我们更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在做好设计任务的同时,不断地向公众和政府官员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快速城市化的大时代也在遴选这样一批人,就是有强烈行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设计师。 房:责任感不单单是完成自己份内的事,当你处在一个相对的高度上时,就要承受这一阶段因为责任感带来的东西,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韩:我觉得责任与经济学原理是一样的,社会总有一个分层的结构。当你处在创业阶段,你可能只能跟随社会大潮,比如开发商大潮、政府形象大潮,只有当立足以后,才能有传达自己思想的机会。这里面有一个时间阶段性的问题,当你的声音不够大的时候,你的责任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很小,长期的责任和短期的利益是青年设计师始终面临的艰难选择,当前这个时代背景下,这种责任感也是青年设计师能在开发商大潮、政府形象大潮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机会。 房:我觉得这不是分层的问题,我和你观点不一样。责任感不是与时间段有关系,而是一个态度问题。它与你一进入这行业的态度有关系,它引领你在这行业的行走方向。责任感一直可能就是一种,并不是分层分开的。每个时候都应该有一定的责任感。 李:也就是能量越大,责任感覆盖的范围越大。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定的责任感。在很多不同的场合,我们的景观设计界大师们对于招收新人都提出了一个衡量条件,就是应该有责任感。 房:比如在看王石、柳传志的自传的时候,就能发现,他们在自己公司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些原则或者一定的责任感,这个责任感实际是怀抱着一个很宏伟的目标,慢慢才使他们成为一员大将。回到景观行业来说,我们做的每一个项目都意味着相对的永久地影响着那片土地。如果做小项目的时候设计师没有"责任感",就可能意味着它站在这个地方会毁坏这个场地,或者说它对场地是不尊敬的。 俞:现在美国一些主流的景观建筑师比较关注"低碳城市"、"生态恢复"的概念,并且更注重亲身实践。这和对于已经走过的工业化的反思和忏悔分不开。 李:目前国内对于"低碳"认为这是属于经济领域的一个概念,并没有引起景观行业足够的重视,更多的认为这是一个规划问题或者是一个经济问题。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景观设计师所谓的责任感怎么去体现呢,难道仅仅去关注我们自己的那些所谓的理论和造园手法吗?我们还应该关注城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建筑文化遗产危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问题、生态城市营建和低碳城市营建等也是我们需要的一种视野范围,是我们的一种职业精神。 我在《科学时报》《中国环境报》《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文化报》《北京科技报》等不同的媒体分别发表了关于低碳城市的营建、景观设计与资源枯竭城市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和景观设计师如何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等,这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学科是干什么的。我们不是在计划要扩大学科内涵和外延、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我们的学科吗,我们必须应该通过公众的媒体去传达关于专业而又简单易懂的知识,而不仅仅只是在专业媒体上发表那些高深的理论和观点,因为很多普通人不会去看景观或园林类专业杂志,其实有很多城市事件都与我们景观设计师有关系,我们必须改变观念。 俞: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个与景观建筑师的职业责任感有很大的关系。两年前我们公司全体员工到了旧金山总部集体参与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社区项目,当地一个黑人社区里有一个环境很差的活动中心(Opera House),我们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理念,用了一天的时间,亲手将他们破旧的院落翻建一新,通过平台、植栽、铺装和围墙的创造性处理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可以开展活动的世外空间,当天的活动是在之前三个月调研、"脑力激荡"、设计、绘图和的基础上开展的。有归属感的社区环境是"社会层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在长期的努力方面,SWA公司成立了一个Green Desing的研讨小组,定期活动、交流信息来探讨景观建筑师对于公众、对于环境、对于可持续发展所能发挥的作用,以及用什么样的准绳来度量行动的有效性。建筑的生态绿色设计有LEED标准,现在景观也正在做这样的一些事情,我们也正在做一些量化的标准,否则很难说是否是低碳的。 李:那现在美国有没有这样的标准吗? 俞:有,现在ASLA与另外的部门出版一套与建筑的LEED评级的景观方面的评价标准,叫《Sustainable Sites instrument》,是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场地的评价标准。他基本上是以表格的形式,将具体的标准量化。比如,植栽覆盖的硬质铺装表明或者雨水收集量等等。在项目的实际操作层面,贯彻这样的一套标准需要人员对于各项指标有个度量和检测的过程,增加了人力成本,其推广正在不断的探索中,除了从业人员的支持,还要有业主"买单" 我们公司自己也在制定一些日常起居的低碳标准,比如家庭用品、办公用品的采购,都会尽量选购有绿色生态含量的,还鼓励员工Car Pool (搭车上班)或骑自行车,要求设计师亲自实践"低碳",而不单单只是要求业主。
编辑:Aggie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