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哲学与园林遗产的保护-理论研究-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中国山水哲学与园林遗产的保护
[日期:2010-09-26]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高大伟 李妍   发表评论(0)打印



  2 三教合一的山水哲学

  基于“天人合一”哲学观念与美学意念,中国古典园林创作中常贯穿三个重要的哲学元素,即:崇拜自然思想,君子比德思想和神仙思想。这是以古典园林的艺术形式来体现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与宇宙观的具体体现,即纯自然与天地共融的世界观的反映。

北海公园琼岛建筑群
 
北海公园琼岛建筑
 

  2.1 胸中早已有沟壑--从山水意识到山水哲学

  山水文化作为中国文化长河中的重要一脉源远流长。从春秋初露端倪,到魏晋的发轫,到唐代的兴盛,以及宋、元、明、清的补充扩展,它是人们以大自然的山水为基本素材而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是在认识和改造客观自然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处理社会与自然、情感与形式、艺术与政治、天与人等的关系而形成的文化积淀。这种文化的形成是由人们最早朦胧的山水意识逐渐发展到一种成熟的山水哲学,最后慢慢形成一种文化体系的。

  宗教形式的山水意识一直贯穿了中国整个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拜山祭水,从黎民百姓到君主王侯,从日常的礼仪到国家的大事,往往都与山和水紧密联系在一起。大约从秦汉时代开始,五岳就被列为国家祭典中山川神的象征,极为尊崇。在道教那里,山水还多了一层养生的价值,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就多次提到道教徒为了要长生为了要成仙,往往一头扎进深山,忘其形骸。乾隆在造园之前已经构思好了各个景区的文化构成--儒释道如何排列。中国人这种深沉的山水自然意识,使中国园林成为自然山水园的精神发源地。

  如果说山水意识多半来自古人向往自然的朴素意识,那么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的儒释道三教同时作用于中国传统的山水哲学,这突出地表现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追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与统一:即天人合一。这一点最重要的反映在中国园林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将自然山水改造成思想的天地,性灵的乐园,寄意云水,息心山林,由此孕育并上升为容量极大、辐射力极广的审美意象。比如,在建造清漪园之前,乾隆皇帝在自然山水之间将儒释道三教的山水哲学运用到极致,景观的命名时刻闪烁着中国山水文化的光芒,景题不仅贴合景观,更加表现出景观之外的意境。当然,这不是到乾隆皇帝时才有的。中国古代造园一直以文人和画家为主导,因此中国园林才能呈现出诗、画、景等综合艺术特性的完美统一,形成东方视觉艺术传统审美情趣“诗情画意”。“意在笔先”是中国园林设计的一个程序,设计师在设计景观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构思出了理想的精神家园。这种以文化为艺术手段的造园方式是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上的一个传统。

  2.2 山水园中的精神家园

  2.2.1 君子比德--儒家学说的山水感悟

  儒家学说中的比德思想是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比德”是先秦时代普遍的思维方式,后经过孔子释义,成为儒家学说的山水感悟,它主要起源于孔子提出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这种道德感悟把山水比作一种精神,让人们通过在山水中的真切体验去反思“仁”、“智”的社会品格。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主流,比德思想影响的深远和广泛的程度是其他学说所无法比拟的。

  儒家学说的“君子比德”实际上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个体现,孔子使大自然从神的祭坛走向人间,使山水从“神性”转向“人格化”。山和水不再是神秘莫测和恐怖威猛的神,而是具有各样美德的人的再现。在儒家思想中,巨山大川与巍巍傲岸的君子,在人们心目中,有着相同的内部结构,高山大川与翻腾巨浪的恢弘气势,与君子仁人的崇高美德,是非常契合的。这样的意识和思想,深入中国文人的精神骨髓,成为中国文人向往山水的深层次动机,在园林创作中,人们在潜意识中将自己比作智者和仁者,从山水中宣扬人格美德,既体现了孔学的自然山水观,又同时成就了造景表现的主题,对园林审美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2.2.2 神仙居所--“一池三仙山”的精神诉求

  老子用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认识去预测宇宙间的种种奥秘,去反观社会人生的纷繁现象,感悟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万物本源之理,认为“自然”这一万物本源之理,认为“自然”是无所不在,永恒不灭的,提出了崇尚自然地哲学观。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这一哲学观念,认为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主张一切纯任自然,以“无为而无不为”的超脱顺应自然,其精神表现为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淡泊自由和浪漫飘逸。老子所言之“自然”,还是个抽象的哲学概念;而庄子则努力地把它形象化,而且打通人与外界的隔阂,强调人与万物的会通交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庄这种“天人合一”思想正是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中领悟出来的。这些思想的形成,引导“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并发展成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

  古代中国人把各种人力不能及的现象,归属于神灵的主宰,并创造出众多的山水之神,还虚构出种种神仙境界。随着神仙思想的产生和流传,人们从崇拜、敬畏到追求,神仙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生活种种不满,可以通过乞求神仙、得道升仙的方式来解决,这直接促成池岛式园林的形成--“一池三山”模式,这些时常出现的,以蓬莱,方丈,瀛洲东海三岛为蓝本的山水景观,或表达出园主的避世心态,或表现出求仙的思想,或表达出园主飘飘欲仙的一种人生状态,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

  2.2.3 小中见大--禅宗的“意境”山水

  中国化的佛家--禅宗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诸多思考,提倡重视现实的修炼,重视现世的善德,在自然山水之间悟出世界人生,悟出天地大道,而避开了艰苦修行。在自然山水中修行顿悟,符合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儒道山水哲学传统,很容易被广大的古代知识分子们所接受。正如潘天寿在《佛教与中国绘画》一书中所讲:“禅宗的宗旨,主直指顿悟,世界的实相,都足以解脱苦海中的波澜,所以雨风花,皆可为说禅者作解说的材料。”禅宗构想出来的世界虽重虚空,但又实实在在地包含万物色相的,在这芸芸众生、万物相生的世界里,蕴涵着宇宙天地之大道。这是禅宗影响园林美学的思想基础。

  用园林中的景观景物揭示禅意,这种需要靠人们所悟才能体会出来的就是一种必须身在其中的“意境”,正像禅宗所讲,“我心即山林大地”,包含禅意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等自然清净的形象隐隐暗示着佛无处不在,这种禅宗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将自然山水从“画境”升华到“意境”,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

编辑:linlik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