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哲学与园林遗产的保护-理论研究-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中国山水哲学与园林遗产的保护
[日期:2010-09-26]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高大伟 李妍   发表评论(0)打印



  3 于无形到有形,将“天人合一”思想延续到园林遗产保护

  3.1 园林遗产中的非物质部分保护面临新挑战

  园林遗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是珍贵、不可复制的。所以,我们要根据世界遗产保护提出的“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之永久地流传下去”目标,加大对园林遗产的保护。

 
图为Re-圆明园项目复原的杏花春馆景区(乾隆中期)

  近几年,随着“申遗热”高潮迭起,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了如何将园林遗产转化成旅游资源,忽视了对园林遗产中非物质部分的保护,导致园林遗产所依存的生态空间不断受到“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的侵蚀,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园林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来自遗产的物质部分,也源于非物质部分。物质部分包括视觉可接触到的建筑群、山形水系等有形事物,而非物质部分则是中国山水哲学与园林文化有机结合所创造的精神境界。人们一般注意加强对有形遗产的保护,而忽视了对于园林遗产中非物质部分的保护。目前,园林遗产中的非物质部分保护面临的诸多挑战。一方面是由过度旅游开发造成的,盲目开发利用的功利心态,使遗产中一些景点的功能发生改变,以迎合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比如在故宫中开咖啡馆,在北海里开快餐店。而另一方面,封建王朝早已消亡,这些自然山水所依存的时代背景已经消失,园林遗产从最初封建帝王所独有的山水空间变成了大众共有的遗产公园。而园林遗产所依存的生态环境也在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不断退化,成为脆弱的生态系统。曾经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农业,已经在城市化进程中被逐渐边缘化,像西北郊皇家园林集群曾经就有和江南风光一般的一片片稻田,如今根本不见踪影,早已经被房地产商开发成高档住宅。

  3.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园林精神遗产保护的基础

  以“天人合一”为生态伦理思想的中国园林,一向在造园过程中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生态效果。但是,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私家园林,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代表,主要表现的是士大夫阶层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情趣,财力、物力、人力的限制,一般只能在“以小见大”上下功夫,如以水池象征湖海,以假山石象征山岳,在有限的空间内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变成一个有机整体,为“写意”审美做铺垫,使人能够在微缩的世界中体会出真山真水的“意境”。在保护私家园林“完整性与真实性”时,要注意保护园林生态小环境,不能把有形物质遗产从生态环境中割裂出来,因为看似自然的一才是反映“人与地和谐”的精神所在。

  北方园林,以占据真山真水的皇家园林为代表,一般具有很完整的自然山水形态,气势宏大,井然有序,这为遗产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审美基础,尤其是依托西北郊湿地景观的皇家园林,将蕴含在湖光山色中的自然生态之美充分发挥出来,体现了人与自然充分和谐的关系,如颐和园的昆明湖、万寿山所呈现的福寿寓意,以及穿插其中的东西二堤等。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古人所创造出的协调共生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到破坏。曾经是城市水源地的西北郊湿地生态系统目前已十分脆弱,尤其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玉泉山泉水断流之后,西北郊皇家园林集群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危机。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经历了湖底铺防渗膜失败之后仍然不能解决断水危机。而碧波万顷的昆明湖现在完全靠京密引水渠人工引水。为此,我们必须加紧园林遗产周边涵养生态水源的可行性规划,将西北郊皇家园林集群的核心生态资源保护起来,维系“天人合一”的生态基础,延续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

  3.3 布局“完整性”是园林精神遗产保护的核心

  根据最新的世界遗产保护精神,对历史园林的保护不仅在于遗产“原物”保护的最大化存在,更在于对“原初的造园意匠、构图和意境”的保护。因为最能体现山水哲学的园林布局,有时比单体建筑更能体现出文明的火花。在很多皇家园林布局中,用比较明确的中轴对称布局或主次分明的多重轴线布局来凸显“皇权神圣”的礼制思想,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以建筑美学的形式具体展现出来。再如,从汉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清的在湖中建三个小岛以象征东海三仙山的布局,以体现仙山琼阁、长生不老的主题,等等,这些蕴含了中国山水哲学精神的造园布局对世人完整地理解古典园林文化至关重要。

  但是在保护遗产布局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颐和园昆明湖上的三个岛,目前可以登上的只有一个岛,所以,现在人要想全面的体味“一池三山”的境界完全不可能。而作为中国古代等级最高的礼制建筑的皇家祭坛--天坛,最能体现其“天人合一”精神的就是内圆外方的祭坛布局,但现在这样的布局已经被周边各单位蚕食。目前,天坛坛域面积是180公顷,还有90公顷被医院、居民区、体育场占用,变成了城市功能的一部分,这是对遗产最大的破坏。相关部门应该认识到,园林遗产布局“完整性”的缺失,会造成文化信息传递的缺失,我们的子孙后代就无法理解中国山水哲学中“天人合一”基本命题的内涵以及其衍生出来的建筑表现形式。所以,保护园林遗产布局完整性是城市规划中必须要加以权衡的一个重要因素。

  3.4 意境氛围是园林精神遗产保护的境界

  现代社会的紧张生活节奏,现代人很少有闲情逸致去真切体味自然山水的神妙内蕴,最多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外在的建筑形式,而就园林“意境”来说,实则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神韵需要人们驻足欣赏。

  古代造园者一般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常常能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满园诗境。造园完成之后,又在园林建筑上加以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如在昆明湖南湖岛的龙王庙前的牌楼上,题有:凌霄、映日、彩虹、澄雾、镜月、绚霞,几个字的景题却形象地描绘出这里不同时刻的景观。这些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糅合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问题的关键是,实现这样的“意境”体验要有合理的空间容量,而这与旅游开发追求经济利益相矛盾。在人满为患的狭小空间里,游客们也只是忙于抱怨“只看见人,看不到风景”,拥挤而入,无奈而出,很难进行精神漫游式的欣赏,而感悟意境必须要有“闲、静、清、和”的心境,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护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护看得见的山形水系,还要保护可供这种园林遗产哲学精神存在的意境,注意控制人流密度,不让过多的人流嘈杂破环历史园林所体现出来的意境之美。还要注意的是,那些为了满足现代人生活方式需要而设立的商业性设施,可以有,但不能带有过强的现代符号,形象上应该更符合古典美,在数量上也要严加控制。

  对园林意境的审美就要人在山水之间加注心的体验,有“心”驻足,才能“以小见大”,“两境相通”。在一个布满商业网点的文化遗产中,人们哪有心灵空间去感受山水之外的“意境”?在人头攒动的湖边美景旁,人们哪有时间去真正领略景观之外的文化精髓?对意境氛围“完整性与真实性”的保护,才能使人们有机会去体味历史、体味文化、感知过去,畅想未来。

编辑:linlik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