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三题-理论研究-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三题
[日期:2010-03-23]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郑孝燮   发表评论(0)打印



  三、高层建筑之二--古城区和新区应有区别

  由于房地产业兴起,旧城土地增值和旧城改造进程加快,全国有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当前在取得新区建设和旧城改建、扩建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旧城保护与改建关系失调的困难。不少历史文化名城甚至出现了大拆大建、成片成片推倒重来的势头。在全世界除地震灾害或战争破坏外,人为地把旧城大面积推倒重来的实例是很难找到的。如今在旧城改造如此升温的情况下,有些房地产商争夺旧城"黄全地段",争夺旧城的高空建筑权,城市规划"龙头"作用的矛盾非常突出。中央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方针,本来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方针,可是并未曾遍引起地方上的重视和贯彻。有些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其中某些大城市,一提旧城改造就要达到脱胎换骨、大拆大改的现代化。而且是以建筑的高层化,越高越现代化为标志,甚至伸入旧城中心地段或其保护范围之内。

  历史文化名城的旧城,并非一张白纸,可以随意涂写。它的现代化不能用破坏历史保护区及其保护范围的历史价值去换取。概括地说,保护历史文化名域的文态环境,主要分两大方面。第一是保护和抢救旧城的历史保护区及其保护范围的历史文化特色,即体现以文物建筑与历史环境为主体的古色古香风貌特色,同时整体上还应突出其水平型的城市空间格局。第二是对旧城以外的扩建区和新区,着重改建或新建为以现代化建筑与环境为基调的现代化风貌特色,包括高层和多层建筑的现代化文态环境。古色的和现代化的文态环境需要规划为不同的风貌分区,并且统一纳入"美的秩序"及整体上的分而治之和有机联系。根据这一原则必须审慎掌握高空建筑控制权。

  何谓高空建筑权?城市上空本来是"共有的空间"。这种共有的空间直接关系着居民生活的生态环境的洁净和舒适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文态环境的"天际轮廓线"美与不美。以前人们只知道土地面积的价值,后来在纽约曼哈顿中心区,才开始明白除土地按面积计值外,还不能忽略土地的高空建筑权的价值和交易。随着城市地价的上涨,在芝加哥、休斯顿等城市,高空建筑权计价的交易也跟着开始了。由此可见,在出租土地使用权时,不仅要计算土地面积,还应当同时计算空间的建筑层数,层数越高,空间计价和标准也就越高。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以古色古香为基调的历史保护区及其保护范围,以及对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规划上应当是控制不建高层建筑。现在巴黎、伦敦、华盛顿、渥太华等历史名城的规划都是这样。不能不承认,我们在执行城市规划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所以引起了某些高层领导同志和国内外若干人士的关注。高层建筑如果不得其所,无论如何也抵不了它带给历史文态环境的损害。

  举例来说,桂林和杭州均为风景与城市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山水的天然气韵决定了城市的建筑不可贪高、求大。这类名城的建筑只有从属自然,不高不大才能与自然和谐。

  万里同志1986年视察桂林时说:"桂林自古以来就有'山水甲天下'的美称,这是桂林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凡是与这一性质相悖,有碍山水风光的建设就不能干。高层楼房不能盖,有污染的工厂不能办,违章建筑要限期拆除,漓江两岸的开荒地要坚决退耕还林还。桂林是以山青水秀著称,搞高层建筑会破坏自然景观,桂林山水就会黯然失色。""建筑物必须与自然风光协调,这一问题至关重要。对具体建筑的设计,无论高度、色调或建筑风格,都要精心考虑,严格把关。特别要注意色彩和艺术风格,不要把建筑物的色调搞得和山色相差无几,也不能千篇一律搞成'火柴盒',桂林的山就是无峰不奇,多姿多彩嘛!"(《万里论城市建设》第273页)这一席非常重要的讲话,虽说是针对"有山皆卓立,无水不清流"的桂林而发,同时也是适于其他类似名城的理论原则,即不仅杭州,还有苏州、扬州、承德、泉州、丽江、江孜等。不久以后在《全国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6年1l月25日)中万里同志还讲起:"搞建设不能破坏景观,不能污染环境。前不久桂林要盖高层大楼,把一个景点给挡住了,这就是破坏景观,我制止了。"(《万里论城市建设》第278页)

  再如上比天堂的杭州,自古以来就与西湖相依为命。"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唯杭州最著。"(《冷庐杂识》清人张警安著)杭州与桂林这两处山水名城,虽然自然风貌的性格、品格和风格各异,可是关于控制高层建筑问题,关于同自然和谐、防止建筑破坏山水尺度与气韵的问题,其本道理则是一致的。艺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像杭州、桂林这样山水魅力无穷的名城,其中以建筑为主导的城市的"美的秩序"正是如此。

  杭州的建筑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是个焦点。"城市建设是表现我们国家文化面貌的重要方面,建筑艺术一定要重视起来。""建筑总要有它的艺术形式。"这是万里同志1984年7月28日在"同浙江省和杭州市领导同志的谈话"时讲的(《万里论城市建设》第219页)。不久,谷牧同志谈杭州建筑时也说"以民族风格为主,也搞点洋式的。不能搞太高的,也不能搞成一个模式,要错落有致"(《万里论城市建设》第227页)。波兰城市规划专家萨伦巴教授曾几次访问杭州,他认为杭州"不要像、上海、墨西哥等大城市那样建那么多高层建筑。在靠近西湖的地方建设高楼大厦,'将使美丽的西湖失去魅力"。"应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建筑高度分区做出具体规定,并以严格的法令保证实施。"万里同志看过这份文字记录后,旁批"对的"(《万里论城市建设》第271页)。香港著名爱国人士、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几年前到杭州,据悉并不赞赏高层建筑适合于风景城市杭州的现代化。

  历史悠久的北京作为新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文化古都、现代城市"的双重特性。为期至20l0年的北京市总体规划表明:北京将发展成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市区规划面积控制在6l0平方公里;并继续保护古都风貌,规定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等。

  北京古都风貌的重点何在?除郊区重点文物、园林外,可否考虑把重点放在:一是明清古城保护区--以紫禁城为核心,以皇城为中心区并以内城为其保护范围。二是天安门广场与南北中轴线和东西长安街。三是标志帝国主义入侵耻辱历史的"国中之国"的东交民巷。四是其他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它们的保护范围。北京旧市区(指明清古城区的内城、外城,再加上城外扩建区)拥有全市国家级重点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70%以上,其中尤以古城区为最多。这一现实说明了对古城区的改建必须十分审慎。同时也说明借鉴国外经验,特别是巴黎、华盛顿等保护古城风貌的经验是多么必要。它们的历史比北京短,但也是名闻世界的文化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而且巴黎还是当代十大国际商业大都会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古城区在保护古都风貌的前提下,不是原封不动,而是实现了重大的改建、新建工程,使之适合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交通、游憩的功能。举其要者如:(1)天安门广场改建、北海大桥改建、铁路车站及旧环城铁路的新建和迁改;(2)旧城道路系统的现代化改建、新建及地下铁道系统建成规模;(3)绿化系统建设及河湖系统整治;(4)改善环境,使不少工厂、仓库迁出或改建;(5)新建、改建同古都风貌基调协调的多层或低层的公共建筑。"文化大革命"给全国文物和古城保护造成了巨大灾难。北京故宫西华门城墙上至今留有一排破坏紫禁城风貌的仿古建筑,荒诞离奇,不伦不类,正是当时的历史见证--为了遮挡那座新建的北京饭店高楼的视线。"文革"动乱,故宫、北海、颐和园等重点文物、园林,虽未被砸,却全被封闭起来,不许开放。古都文物的破坏还有长城--古北口、西拨子、官沟、居庸关等都有长城被拆、触目惊心!前面列举的古城区改建、新建,大部分是在"文革"之后,改革开放以来所完成的。

  当前随着外资引进的扩大,特别是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城市规划遇到了新的矛盾,使它很难成为城市建筑的蓝图。问题的症结在于古城保护区及其保护范围应不应该建高层建筑。事情往往会旁观者清,关于高层建筑的议论已经很多很久了。例如:

  报上登载《城市建造勿忘保护古都风貌》(《中华工商时报》1994年8月15日)的消息:"近两年外商涌入北京房地产市场……要求修改规划,提高建筑高度及容积率。""外商如按北京市的规划要求开发房地产,其回报率(地价及拆迁费)最低也超过110%,而香港的房地产回报率只有10%到12%。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业,大多还低于这一回报率,因而其所获利润已属惊人。""应积极发展新区,疏散人口,避免在旧城区内兴建过多的商业中心等。"(《文摘报》1994年8月21日转载)事实上多年来北京在古城区的外围已经高层建筑林立,如亚运村、方庄等等。可是在十多年前曾有提出比高层更高的问题:"北京要不要五十层的高楼?"主张者说"纽约这个城市,实在很难受,那么挤,奇怪它还非往里面挤不可。主要是因为社会经济活动,客观上有这个要求。纽约是个很坏的例子,确实很糟糕,可你如违背它的客观规律,便很难站得住脚"。不同意者说"北京的基调是一个水平城市",华盛顿和巴黎也是水平城市,有一定的历史特点。"世界名都有几个用170米高的大楼(50层)作为首都大门的?哪有?恐怕没有。"这是对主张用50层摩天大厦象征首都大门的回答。"如果确实需要盖50层楼,可以另立新区,避开同古城矛盾。"(《城市规划杂志通讯》第12期,1985年6月15日第3页)

  在北京举行的"历史名城与现代化建设"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中外专家学者对于中国城市竞相建造单调乏味的高层建筑提出异议。他们认为"高层建筑并不等于城市现代化。不要照搬西方现已过时的东西,应该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良建筑遗产"(《建设报》1989年6月16日)。英国沃尔特·波尔教授还认为"正确的高层建筑和交通政策是保护历史城市的根本"。"在不知不觉中,北京的水平轮廓线将会为高层建筑所取代。北京已受到很大破坏,并日益严重。""高层建筑不是完全不能建,而是应选择合适的地点和内容。"还有人写文章说"中国向西方学习,遗憾的是中国并没有吸取西方高层建筑的痛苦教训,相反却在重蹈其覆辙"(英国朱利安·梅《编译参考》1985年9月)。我们是发展中的国家,对一些问题常常缺乏全面认识。譬如机器是人发明的工具,反过来机器又在限制人的自由。房屋建筑是人发明的栖息之所,可是把它升入高空,建成高房或超高层建筑,反过来使人陷入困境。这个矛盾在西方世界已经引起了思考。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