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毕业生作品之游憩区景观管理研究-理论探索—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北林毕业生作品之游憩区景观管理研究
[日期:2009-03-17]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   发表评论(1)打印



  致谢

  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这四年是短暂的,也是十分宝贵的,它给了我机遇和挑战,使我能够不断地成长。至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向长期以来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致以谢意。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玉钧副教授。在论文的选题和整个写作的过程中,张老师给予了我许多思路上的启发和方法上的指导,如果没有张老师的指导,这篇论文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

  其次,在八达岭实地的调查过程中,付健师姐和侯艳伟同学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给我提供了许多详细和宝贵的资料,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旅游管理专业的其他老师们,在这四年里,他们的耐心指导和热情鼓励是我一直前进的动力。感谢旅游管理专业的所有同学,是你们和我一起度过了四年的美好时光。

  参考文献

  [1] 张金屯.应用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15.

  [2] 吴必虎译.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35.

  [3] P.H.Gobster.An ecological aesthetic for forest landscape management [J].Landscape Journal,1999,18(1):54-64.

  [4] T.C.Daniel.Predicting scenic beauty of timber stands [J].Forest Science,1986,32(2):471-487.

  [5] 俞孔坚.自然风景质量评价研究-BIB-LCJ审美评判测量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10(2):1-11.

  [6] 宋力,何兴元,徐文铎,张洁.城市森林景观美景度的测定[J].生态学杂志,2006,25(6):621-624.

  [7] 李效文,贾黎明,郝小飞,吴南生,李广德.森林景观SBE评价方法[J].中国城市林业,2007,5(3):33-36.

  [8] 王超,翟明普,金莹杉,马润国.森林景观质量评价研究现状及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2006,19(6):18-22.

  [9] 杨鹏,薛立,陈红跃.森林景观评价方法[J].广东园林,2003,(1):24-27.

  [10] 王雁,陈鑫峰.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国外森林景观评价中的应用[J].林业科学,1999,35(5):110-117.

  [11] 陈鑫峰,王雁.国内外森林景观的定量评价和经营技术研究现状[J].世界林业研究,2000,13(5):31-38.

  [12] 邓运员,申秀英,刘沛林.GIS支持下的传统聚落景观管理模式[J].经济地理,2006,26(4):693-697.

  [13] 仝川,吴雅琼,龚建周.内蒙古和林格尔农牧交错区景观特征与景观管理[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114-117.

  [14] 廖邦洪,陈东立.北美地区森林景观可视化的研究与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05,18(5):57-64.

  [15] 欧阳勋志,廖为明,彭世揆.论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与管理[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2):169-173.

  [16] 卢艳艳.论公园及周边环境的景观管理[J].科技咨询导报,2007,(14):130.

  [17] 张玉钧,段昌盛.源于国有林场的自然保护区之景观管理途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37-40.

  [18] 艾友明.现代城市景观管理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63-7464.

  [19] 甄霖,谢高地,杨丽,成升魁.基于参与式社区评估法的泾河流域景观管理问题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3):129-133.

  [20]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77.

  [21] 余新晓,牛健植,关文彬,冯仲科.景观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6-279.

  [22] 王子雯.视觉景容量的评价初探:杭州市北山路街区改造的前期调查与研究(二)[J].新建筑,1994,(1):35-39.

  [23] 范建红,张弢,雷汝林.国外景观地理学的发展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2007,16(1):83-89.

  [24] 肖笃宁.论现代景观科学的形成与发展[J].地理科学,1999,19(4):379-384.

  [25] 蒙吉军.综合自然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6.

  [26] 胡海胜,唐代剑.文化景观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5):95-100.

  [27]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

  [28] 肖笃宁."景观"一词的翻译与解释[J].科技术语研究,2004,6(2):31.

  [29] 保继刚,楚义方.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

  [30] 陈传明,周小虎.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

  [31] 刘勇,刘东云.景观规划方法(模型)的比较研究[J].中国园林,2003,(12):36-40.

  [32] F.Ndubisi.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s: a template for developing greenway corridors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159-177.

  [33] 吴承照,曹霞.景观资源量化评价的主要方法(模型)--综述及比较[J].旅游科学,2005,19(1):32-39.

  [34] 王保忠,王保明,何平.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9):1733-1739.

  [35] 姚允龙,吕宪国,佟守正.景观敏感度的理论及其应用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5):57-64.

  [36] S.D.Kennedy.Landscape sensitivity and climate change in southern Saskatchewan[D].Canada:The University of Regina,2004.

  [37] 俞孔坚.景观敏感度与阈值评价研究[J].地理研究,1991,10(2):38-51.

  [38] 刘惠明,杨燕琼,罗富和.基于3S技术的景观敏感度测定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3):78-81.

  [39] 罗龙海,胡庭兴,王学能,何奕忻.基于GIS的沐川林场森林景观敏感度评价[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6,24(4):459-464.

  [40] 王存禄,袁颖,程弘,魏秀元,赵军.景观敏感度评价在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甘肃林业科技,2000,25(3):9-12.

【分页导航】
第1页:摘要 第2页:绪论
第3页: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第4页:景观评价技术方法和景观敏感度相关理论
第5页:案例研究 第6页:案例研究
第7页:案例研究 第8页:结论与建议
第9页:致谢及参考文献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1)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09-4-16 18:01:45
写得挺好的。加油 琛哥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